梁桂花
广东省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冈镇中心小学 广东 阳江 525000
摘要:我党十八大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性任务,这为教育理念改革与教学工作的深入落实指明了思路和方向。为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德育课堂的构建工作,仍然需要对当前的德育教学模式加以创新。本文重点从强化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拓宽立德树人落实渠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立德树人教学模式四个方面来分析论述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语文德育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德育课堂;素质教育
在新课改和新时代的双重发展背景下,教育事业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新使命和新任务的基础上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尤为关键,积极做到立德树人工作也显得十分急迫。我党的十八大指出,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立德树人工作有了更多鲜明的时代性特点,要进一步将培养社会主义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教育教学工作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来开展。小学语文在培养学生品行中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小学语文必须进一步做好德育课堂的构建工作,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实到整个教学工作中去,真正意义上落实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1.强化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是高效落实德育教育的基础,可以对后续德育教育质量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而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树立并强化以下三点理念:
①立德树人要以德为先:古语道“要做人,先立德”,德行是一个人最为基本的准则,是帮助一个人获得良好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做好两点工作。一是要始终将语文课堂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经典名著和人物传记来分析作品,帮助学生能够领悟其中的思想情感,萌生爱国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思想建设力度,提升学生整体道德素养。二是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将语文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理解道德的内涵[1]。比如笔者在日常课堂教学时,会严格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想动态来制定教学计划,有时还会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为他们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叮嘱他们自己去学习探究。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而且学生在不经意间形成了合作学习意识和精神,开始更加注重团体的荣誉,学习主观能动性大大提升。
②立德树人要入心为要:教师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充分的重视,二是要将立德树人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在学生心理健康关注方面,教师要给予一些性格孤僻学生足够的情感支持,多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引导学生能够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学生的内心出发,开展综合教育工作。笔者班级中有一位小男孩的父母离异,父亲身体羸弱,其患有疾病,平常依靠低保勉强生活,这导致这位小男孩有很明显的自卑心理,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课堂学习积极性也不足。针对于此,笔者始终秉承立德树人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生活和教学过程中均给予其很多的关爱和帮助,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他的学习成绩来说,以往每次考试成绩奋都在及格线之下,而现在他的学习成绩可以达到70-85分之间,人也逐渐变得自信,开朗了许多。
③立德树人要以身作则:教师在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目标实现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其教学能力和道速素养可以直接影响立德树人的落实程度。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不断增强自己对立德树人的认识和责任感,认真做好德育课堂的构建工作。另外,要在学生面前做好榜样,让学生可以有一个参考与学习的对象,起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增强自己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拓宽立德树人落实渠道
针对小学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特点,在构建德育课堂模式时要不断拓宽立德树人的落实渠道,确保方方面面均可以融入立德树人,强化立德树人教育的有效性与全面性。总的来说,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立德树人可以从朗读、互动、信息化教学、写作、艺术熏陶、一言一行中这六大渠道中来加以落实。
以朗读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段落和句子大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人物情感,与其他同学一起赏析。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充满哲理的课文来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其感受到文辞的优美,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而且富有教育意义,学生可以从中由此感悟,也乐于接受[2]。再比如信息化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图像、文字及视频功能来为学生展示一些可视化的信息,尤其是一些历史题材的课文,教师均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来教学,以此营造趣味性的课堂。若是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不正确或不当的价值观念出现,教师要及时和其沟通。比如有这样一篇作文题目,即“要相信他人”,有一位学生写得是“不要相信他人”,题目错误不是最严重的的问题,而是他在作文中写道“现代社会已经非常险恶,大家彼此你争我夺,早已经没有了亲情、友情,所以万事要靠自己,不能指望别人。”虽然这位学生所写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太言过其实,看问题太过偏激,因而教师要及时与其交流沟通,以此纠正学生思想意识中的偏差。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实际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时可以从两方面来着手。一是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教师要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帮助学生逐渐转变学习观念。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设置学习问题,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和学习,教师不再去碎碎念,而是选择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3]。相信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另外,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主动询问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关心与爱护,与学生做朋友。
4.创新立德树人教学模式
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确保德育和课堂教学可以有机结合起来。总的来说,立德树人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着手:
①教师要对教材内容作全面的分析挖掘,将立德树人渗透进去,尤其是一些有关于大爱无疆、祖国大好河山、爱国情怀的课文要重点对待。对其中的内容作一挖掘,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渗透爱国教育,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理,以此让学生可以感受到真善美的思想,实现德育渗透。比如在五年级上册的《七律·长征》、《开国大典》、《毛主席在花山》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作者介绍相联系起来,向学生介绍毛主席的相关故事,让学生对毛主席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从内心激发出对毛主席的热爱之情,完成塑造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
②德育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情境创设法、思维导图法等方式来开展教学,还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设备来教学。相信通过应用这些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可以很好的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对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会有十分大的裨益。
5.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立德树人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全面的贯彻与落实,已然构建了高质量的德育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效。今后在进一步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教学工作时,加害要重点从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创新及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等多个方面来着手,打造高效德育课堂,更好推动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冯华.不忘初心 立德树人——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分析[J].国际教育论坛,2020,2(4):136.
[2]刘桢.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教育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687(05):210.
[3]方盛.立德树人:打造高效德育"课堂"[J].教育研究,2020,3(9):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