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2期   作者:倪媛媛
[导读] 对于每个初中生来说,语文是他们必须要学习的科目之一

        倪媛媛

        重庆市涪陵区南沱中学


        摘 要: 对于每个初中生来说,语文是他们必须要学习的科目之一,而传统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们学好初中语文,就要提高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在这种培育理念下,初中生在学习语文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如何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一些在社会上发展所需要的能力。老师在教初中语文的过程中,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来使学生们接受与了解传统文化。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现状;
        
        初中生通过语文教材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可以使他们的情操得到培养,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格外注重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让他们能够意识到学好传统文化对他们学习语文是有更大帮助的,从而使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得到提高。
        1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弘扬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考试成绩中也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老师要改变之前不重视传统文化的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营造一个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学生学起传统文化来不觉得枯燥无聊。众所周知,学生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当他们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时,他们的文化素养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核心素养也是初中语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们学习初中语文的基础和关键。初中语文对每一个初中生来说,都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里面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这就对初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都能得到相应的锻炼。如果学生深入理解了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文学魅力,这也有助于学生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弘扬现状
在之前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很多初中语文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并不重视传统文化这方面的教学,在讲这方面的内容时,一般都是跳过不讲。通过对现在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弘扬状况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来其中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的。第一,从老师自身来说,很多老师并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这就导致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向学生们所弘扬的知识是有限的。现在的教育模式下,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老师不仅要掌握自己所教科目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虽然现在很多老师的能力比着之前都有所提高,但受到之前老式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老师还是对自己文化底蕴这方面能力的提升不重视,不愿意去进一步提高,这就成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障碍。第二,很多家长和老师的观念有问题。为了应对考试,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只追求学生们成绩的高低,成绩才是他们最看重的,而对学习过程中其他方面的教育有所忽视,道德审美等这些人文精神的培养老师们都不重视,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只会应对考试,而对其他方面的知识都一无所知。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时间少,在教学中对这种内容的弘扬也就很难进行。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充分了解自己文化的基础上与世界文化相融合,取长补短。


        3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弘扬的有效策略
        3.1 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才行。低年级段的初中生,他们的好奇心还是很重的,特别是对于那些色彩鲜艳的图画,听起来很有节奏的音频,他们会更加愿意接受。老师可以抓住学生们的这些心理,利用多媒体,改进自己教传统文化的方法,通过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愿意主动去学习传统文化,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这对培养他们的语文文化素养是很有帮助的。
        3.2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领悟传统文化
        学生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有学习的兴趣,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要想学好传统文化,学生们一定要学会根据传统文化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当然,老师要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展开合理正确的想象,同时也不能过多的干预学生,对学生的想象做好正确的引导工作,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此外,学生们也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对传统文化中的内容进行演绎,加强学生对这部分传统文化的理解,学生们的想象力也能得到锻炼,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
        3.3 多开展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
        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和种类都是特别多的,而且现在课本中编写了越来越多的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学生们要想真正掌握这些内容,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老师可以在平时多举办一些与理解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比如说,老师在上课对学生的背诵情况进行提问的时候,可以采取抢答的方式,谁回答出来的诗句多,就可以给予那位同学相应的奖励,从而鼓励学生;也可以采取《中国诗词大会》里面的形式,来考验学生对所学诗词的掌握程度,加深学生对所学诗词的理解程度;当然,老师也可以定期举行写作或者演讲比赛,让学生将自己所理解的传统文化写成一篇文章,或者对其进行再创造,融入自己的感情。通过开展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被大大激发,他们也能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了解到相关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他们学习语文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初中语文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教传统文化的水平,与时俱进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不同,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愿意去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魅力,使他们自己学习传统文化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传统文化虽然看起来枯燥,其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而且别具一番风味,学生们只有自己真正热爱传统文化,才能使我国这方面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传统文化的优势,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语文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巧燕.传统文化教学也应彰显语文教学本色[J].黑河教 育,2011(6).
        [2]吕冬梅.试论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的审美教学[J].语文学刊, 2011(10).
        [3]楼燕燕 .诗就睡在我们身边——初中童诗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20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