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微
四川传媒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四川省?成都市?邮编611745
引 言
新冠疫情期间,在线教学使得学生变成了网络另一端的自我管理者。与此同时,平台卡顿、教师操作不熟练影响教学效果、学生在家上课存在“网络挂机”等情况时有发生。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是一次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黄金机遇。在没有老师现场监控的情况下,哪些课程仍然能够吸引学生认真学习、全心投入,产生和传统课堂同样的效果;哪些课程甚至因为教学方式的改变产生了更好的效果成为金课,为教学改革找出了一条新路;哪些课程的因为网络的存在变成了水课,问题出在哪里、该如何改进或者淘汰。这些伴随网课的开展而相继浮出水面的现象俨然成为一把双刃剑,有待进一步加以研究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优处得到强化。
在线教学的普遍使用虽是临时举措,然更应以此为契机,普遍树立“互联网+教学”的理念,提高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以重构现有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创新和改革教学实践,撬动课堂的根本性变革,将疫情防控时期教学的应急手段转换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次机遇。大规模在线教学对质量保障的需求更为迫切,所建立的质量保障体系及其运行经验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未来的混合式教学质量保障提供了难得的参考。突如其来的全面在线教学迥异于传统教学,而艺术类院校的教学实践环节多、教学资源/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更加多元化,这对艺术类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亟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疫情 在线教学 质量保障体系
一、质量保障体系框架构建
在线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如何根据艺术类院校的教育教学目标,通过创新大规模在线教学的教学管理形式和质量保障机制,协调平台、环境与资源,调整在线教学的关系与结构,创设更好的保障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是疫情时期保障高校在线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激发教学改革活力,并将其作为一种创新要素,深度融合到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重塑课程教学观念与资源供给方式,重构课堂模式与教学流程,创新教学组织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大规模在线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这些都成为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关键所在。
在疫情大背景下所展开的系列教学质量保障举措不仅要对具体的教师教学环节进行辅助与监管,更重要的是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从学校到学院、从各部门领导到每一位任课教师,针对线上教学构建出严密、完善的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一体系建立的基本准则是为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与效率提供全面保障,而基本条件则是辅助任课教师尽快熟悉并适应教学方式的骤变并且能够从教学内容原型出发对授课方式进行细致调整与创新。
综上所述,本研究在开发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划分出四大子系统,分别为组织子系统、设计子系统、运行子系统以及评价反馈子系统。此外,针对这四大子系统又进一步做出了较为科学全面的细化,以求探索出新时代、新需求、新挑战、新机遇之下的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在实践层面上的具体运用并不仅仅局限于疫情背景下的网络线上教学,在设计过程中,系统更加考虑到了该体系在疫情后的延伸性,希望在后疫情世道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能够对线上教学中的有益经验进行最大限度的保留与拓展,从而对日后线下教学进行创新与提高。
二、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
疫情背景下利用互联网开展在线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各个子系统之间不仅仅是一种并列关系,更应当形成相互对话、浑然一体的整体,从而达成有效的互补关系。需要指出的是,以建构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初衷与原则出发,应当对现有的较为典型的在线教育平台使用情况进行实验分析,从而通过综合比较判断,筛选出与不同院校以及具体专业更加吻合的平台以供任课教师选择。自疫情以来,依托互联网为背景涌现出大批在线教育平台,而这些平台之中也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的现实情况,这一筛选过程优势首先就在于最大程度的避免了任课教师因起初选择不当而出现的教学不顺利、学生不适应的情况出现。此外,从学校管理层面来看,将任课教师所使用的教学平台通过筛选进行适当集中也更加有利于质量监控工作的开展,避免了教学过程因平台分散而五花八门,完成对在线教育平台的筛选工作也为整个系统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在上述前提之下,组织子系统应当包含在线教学的所有前期组织机制准备工作,其中坚力量则是校内各个部门领导,其所承担的工作与职责至关重要,不仅需要确保后续在线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更需要为各个任课教师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工作路径的指导与规划。在组织子系统之后则是设计子系统,其运行的基础与前提则是组织子系统的具体工作成果,以此为准则,每一位任课教师需要依据具体要求与规章制度完成对教学的设计改良,从多个层面进行调整以适应在线教学方式。
而与设计子系统相应而生的则是运行子系统,在往常的线下教学中不仅包含课堂教学环节,同时也包括了学生的课外学习过程,因此,当教学模式从线下转变为线上时,如何确保这两大教学板块的顺利进行则成为运行子系统的关键,尤其是任课教师以及学校如何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进行指导,将学生的课外学习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以督促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高质量吸收的同时能够对知识体系进行延伸,这无论是在线下教学还是线上教学都应当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与学习过程。最后,在以上三大子系统运行之下,定期的教学督导以及学期教学的收尾工作则需要依赖于评价反馈子系统,在这一子系统中,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测评考核,同时也需要对教师的教学进展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信息收集,从辩证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反思,在做到发现闪光点的同时更能在问题中吸取经验。
反过来看,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这四大子系统也总是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过程。从组织子系统来看,它不仅涵盖保障系统最初运行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在教学活动正式开展时,需要伴随着设计子系统与运行子系统的落实以及评价反馈子系统的践行不断进行方向上或是路径上的调整,对子系统自身提出了实时更新的高要求、高标准。而设计子系统与运行子系统更是如此,当任课教师对开课前期的一系列规划进行落实之后,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一些原处计划意外的新境况。那么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在保证基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的前提下,对具体教学过程进行改进,针对在线授课的学生反馈及时总结经验,并将改进成果运用到后续的教学环节中。而评价反馈子系统严格来说并不是学期结束后的“总结验收”环节,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及时帮助任课教师收取反馈信息,共同及时进行教学改善工作,它是学生、教师、各级领导之间的桥梁,确保彼此之间能够快速、及时的完成有效沟通。总体来看,四大子系统之间既是彼此独立的,有着各自应当承担并完成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辩证统一的,应当用具有全局意识的思维方式进行各自的工作。
三、各子系统的设计
明确在线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与准则以及其四大子系统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设计与完善各个子系统之下的具体相关内容,科学地制定出切实、可行、有效的系统实现路径与方法。
1.组织子系统。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具体层面,即校级在线教学领导小组、院系在线教学指导小组以及在线课程教学小组。校级领导的研讨制定出在线教学的具体相关要求与行动框架以及目的与宗旨,并将其研讨成果传达至各大院系;各个院系依据自身所涵盖专业的具体情况再进行深入细化,因地制宜的制定出更加详细夯实的操作细则,最终成为各大院系进行线上教学的具体参考执行依据;最后由在线课程各自的教学小组对各项要求与指导意见进行内化,细至每一门课程应当如何规划好教学方法与过程。在组织子系统中,从学校到院级再至具体教学单位之间的合理分工最大限度的保障了线上教学的灵活性,避免了教学管理中的“一刀切”现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课程都可以依据自身特性进行合理的调适。
2.设计子系统。中包含了任课教师对课程具体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制定规划、课程资源搜集与课程实施条件梳理四个层面。这四个具体方向能够较为全面的涵盖了教学活动开展的全部内容,对本课程教学目的进行明确,从而指导教师完成相关教学内容的筛选与分配,而这成为了其课程究竟是“金课”还是“水课”的关键。在线上教学环节中,必然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与线下教学有所区别,尤其对课程中的难点内容与重点内容如何制定并穿插进整体内容编排中至关重要,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接受程度,同时要考虑到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避免因其过于集中而使得学生在后半段教学过程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在设计子系统中,因互联网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教师们可以充分挖掘与利用线上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内容延伸与拓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各个在线教育平台自身开发设计出的功能也成为课程实施的有力手段,如线上的课堂打卡功能、作业提交功能等,都为教学提供了有力手段。以上种种都应当纳入教师线上教学备课时的设计范畴中。
3.运行子系统。它又分为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模块。在这两个模块之中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需要落实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内化,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将“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同时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如对学生课后学习任务的布置分配,在学生自主学习时,及时解决其遇到的困惑与问题,课上及时对学生课后学习成果进行检验把关等等,充分借助互联网沟通及时的有点与学生之间保持互动,承担其人生引路人与知识引路人的双重身份定位。
4.评价反馈子系统。它具体包含了课程考核与学生评教量部分的内容。课程考核环节需要对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与反思,通过多途径、多手段、多层面进行切入。反之,通过学生评教环节不仅可以通过另一个层面进行教师教学质量的评测,同时可以根据学生评教的反馈结果,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问题总结与优势延伸,从而进行调整与提高,进一步打造出更多金课。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不断完善教学改革,最终完成对“教学以学生为本”宗旨的落实。教学的保障工作不仅有赖于教师对教学具体过程的把握,同时需要辅以科学合理的监控方案与措施。在线下教学过程中,校级与院系乃至专业内所展开的听课活动,同样也应当被纳入了线上教学监控方案中,通过校内在线督导小组,及时了解每个专业、每位教师、每门课程的教学情况,确保线上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无论是教师授课情况、学生听课情况、师生互动情况都能够及时进行搜集汇总,从而高效的进行问题反思与经验总结,为后续教学的开展提供调整方向与改进建议。
结 语
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在全面在线教学的崭新环境中来构建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进一步扩展到疫情后的混合式教学、传统教学的环境当中。该保障体系不仅使用于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同样适应与日后的校内线下教学,并且该体系具有高度的可适性,能够在日后教学中通过不断实践从而总结出新的经验对四大子系统以及其具体内容进行调整与补充,最终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陈然.开放大学在线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基于TQM理论视角[J].终身教育研究,2021,32(01):66-72.
[2]吕振涛.浅谈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以一所高职院校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21):62-63.
[3]徐歆玉.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6(10):96-99.
[4]缪文龙. 大学在线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本文得到四川传媒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专项项目《疫情背景下的艺术类院校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支持,项目编号:JG2020024??)
作者简介:钟微(1983.10-),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讲师,本科,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