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倩
大方县实验高级中学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是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一次深刻的变革,也是进一步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为了确保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顺利改革,不单单需要多样的教科书,还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式、变换评价体系,以及引进现代信息技术。
高中语文新课改强调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要求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生生之间协作互助,共同进步。
“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师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做到因材施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发挥其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交互合作的学习过程中,促进语文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语文思想方法的领会,逻辑思维的发散,从而获取语文基本活动经验与提升语文基本素养。
而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兴起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恰好满足上述特征需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新的课堂打破了知识获取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顺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学改革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Blended learning 即混合式学习,指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而数字化混合式学习,是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应用电子技术手段,实现新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换言之,数字化混合式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创建的新型课堂下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使二者优势互补,实现最优教学效果。
完成新型课堂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制作,只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步,最关键的是要保证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以及适用性,所以笔者将对自己制作好的《短歌行》教学设计案例,在课堂上给予实施,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成绩、学习行为和学习满意度,检验其效果。
《短歌行》教学设计比较充分的体现了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混合式学习的重要性。它充分利用了学生的感觉器官,通过回答问题、观看幻灯片等,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典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以有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引导学生对本诗歌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幻灯片,学生充分了解了本诗歌的重难点,然后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之上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完满的完成了本诗歌的教学任务。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了教与学的融合。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学习者的引导者、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思考,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引导上做到了恰如其分。课后,学生对本节课进行了评价:我们通过回答问题、观看幻灯片,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深深地感受到诗人当时的豪情壮志,这一节课使我们充分的感受到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努力学习,掌握所学知识,从而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一)案例实施情况分析研究
1.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普遍增强
通过教学案例的实施,我们可以知道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普遍有所增强,表现如下:
学生都能够通过网络查找所需要的信息,以解决课堂上和课后所遇到的难以理解的问题。还有很多学生在网上申请了钉钉等,作业完成以后,都能在第一时间发送到钉钉群。还有的学生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 BLOG,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及自己的心情及生活中遇到的点点滴滴记录在自己的博客上,与教师和自己的好友及同班同学共同分享。
2.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主要依赖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高的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非常高,学习效果也就相对明显。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综合了传统的和现代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了文本、图像、音频、动画等媒体,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诗歌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成功的理解媒体所展示的知识,而且学生更希望在以后的诗歌教学中能够更多的使用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笔者经过调查,有54.1%的同学认为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有 36.8%的同学认为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可见,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方法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3.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氛围非常热烈
在访谈的过程中,一线教师和学生代表都认为混合式学习模式更适合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学生也更愿意主动地去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的运用,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学习中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交流和协作学习中去,该种教学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高中生喜欢的多媒体课件类型调查
通过对高中生喜欢的多媒体课件类型调查分析,自主学习型和课堂演示型各占 43.6%和 32.3%。这组数据表明,学生渴望成为学习的主人,希望多媒体课件能够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
还需进一步转变自己的角色,努力做出高质量的课件,并引导学生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实践反思
本研究在结合高中语文诗歌的特点及高中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基础之上,进行了混合式学习在高中语文诗歌的教学设计,并且笔者走进课堂,以大方县实验高中为支撑点进行个案研究,在实践中反思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原因,不断修改教学,对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笔者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并且采用多种研究方法,通过教学案例对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为一线教师解决教学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同时也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提供了一种有效形式。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正成为教育技术界的热点话题。很多人认为,应把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融入到其他学科之中,在学科教学中,利用现代教学理念,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互相融合,使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最优化教学。本研究以实践证明了混合式学习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一种有效形式。
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然后通过教学案例,对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如何开展混合式学习进行了应用方面的有益的探索,现在对本研究的教学反思例举如下:
第一,在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必须把混合式学习与高中语文诗歌有机的整合起来,不能皮肉分离,简简单单的两张皮。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时,必须遵从教学学设计的系统性原则,从学生自身的素质出发,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否则,教学目标有的偏高,有的偏低,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目标等于是个摆设,不起任何的作用。
第二,在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分析时,一定要注意分清教学内容的主次,要注意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同时要兼顾到教学的次要方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掌握所要掌握的知识。
第三,在对学习活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结合教学设计的主体性和参与性的原则,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要注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两者相辅相成,从而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教学目标,才能真正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在对教学媒体进行设定时,教师一定要注意结合媒体具体的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可能的发挥媒体的功效,进而才能达到媒体选择的最优化。
第五,在对教学评价进行设定时,一定要注意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全面分析教学的各个环节,更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看问题,这样教学评价才有可能公正、公平、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