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在农村教学点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韦学康
[导读]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对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

        韦学康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平阳镇学校石牌教学点   邮编:546122
        【摘要】: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对文本、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在利用远教资源进行语文教学必须实现对信息的加工、组合、整理,合理利用资源,丰富语文知识,开阔教师的视野,突破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现代化。
        【关键词】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语文教学;运用
        教学点教学点数字教育的实施给农村教学点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为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翻开了历史新篇章。实施农村教学点现代教学点数字教育工程,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农村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对改变农村地区的教育面貌,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合理运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丰富语文知识
        在以前的教学中,由于只有教材和教参,我们对课文内容的背景了解很少,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有限。随着教学点数字教育工程的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得到了改革和创新,教师可以对远教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利用,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之前,我鼓励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同时,我也在远教资源中搜集了大量的书本中没有的,且又对学生学习很有价值的资料,在课上,同学们兴高采烈,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新发现,相互欣赏,资源共享,我又及时加强引导、点拨,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有了多方面的了解,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在课件演示中,形象生动的表现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容易理解课文。课后,我问同学们:“你们学到了什么?” 大家都回答说通过录像、阅读资料等观看学习,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体会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在如:《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单靠课文内容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我收集有关资料介绍给学生,上课时充分利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播放清明上河图栩栩如生的画面,从部分到整体,从整体到部分,结合课文内容教学。通过合理利用远教资源,学生了解了宋朝的历史文化,了解了历史,丰富了语文知识。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所表现的人和物,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凭课文介绍和教师的分析是抽象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形象、生动的参照物,诱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激发学生兴趣,给予体验之乐,就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培养。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顺利地再现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和主旨。


        三、充分利用音像资料,活跃课堂气氛
        远教资源中有许许多多形象、生动的图片、音像资料,把这些图片音像资料运用于教学,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把课堂变得轻松活跃。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为了便于理解小女孩的五次幻想,我充分利用课件资源,通过收集、整理,在课堂上合理演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在大雪纷纷的大年夜小女孩冒着风雪孤单单做着,学生便会感受到小女孩是多么的可怜,特别是小女孩的五次幻想,都出现了栩栩如生的画面,让学生一边听范读,一边观看画面学,当学生听到小女孩喊奶奶,再看到奶奶把小女孩带走时,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我问“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同学们都纷纷发言,有的说小女孩太可怜了,有的说我们应该同情小女孩,有的说要把自己的东西给小女孩。
        这样,利用音像资料,将比较抽象的或学生不熟悉的,离我们生活太远的意向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掀起课堂高潮,使学生进入作品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发表意见,互相交流的环境,提高了可堂效果。
    四、合理运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变抽象为形象,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的词句、文段往往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在教学中从直观、形象的教法入手,有利于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展形象思维。例如,在《蜜蜂引路》一课的教学中,我通过运用图象、声音、动画,体会列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准确判断的品质。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如,“开门的人果然是那个养蜂的人”一句话中“果然”一词学生理解上有难度,我让学生先看动画,再让学生体会列宁准确的判断。然后让学生用“果然”联系生活实际说话。突破了理解词语的难点。又如,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蜜蜂引路的线路图,我播放了一段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然后演示出“蜜蜂飞行”的线路,用直观演示,动静结合的效果,无须教师的任何讲解,学生通过观察、朗读课文,讨论,一下就准确的画出了线路图,并从内心产生对列宁的敬佩之情。正是现代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巧妙运用,才将学生引向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前台,教师也由讲解者变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变抽象为形象,轻松的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五、合理运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过去传统的教学,由于教师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讲解上,用在板书上,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运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比单一的“粉笔+黑板+教材+嘴巴”的传统教学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使学生手、眼、耳、脑多种感官并用,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同时,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力得到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以识字,说话,阅读,写作训练为主线”的特点,适时使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有效的实现这一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点数字教育让边远地区的学校也搭上了信息时代的列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能够转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开阔我们的视野,优化我们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我们要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研究,用活远教资源,把教学点数字教育全面的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研究》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8期
2.《 卫星教学收视点培训教材》广西省农村中小学现代教学点数字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广西省电化教育馆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