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喻星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当中,语文课程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

        喻星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沙堆中心完小437407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当中,语文课程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对学生能力和思维的提升也会产生较大的助力。而阅读教学则在其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可以使得学生累积知识和语言词汇,形成阅读能力和习惯,使得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也应该追求阅读教学的不断优化,使得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都得到不断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语文 有效阅读 教学方法 探究
引言
        教育需要进行革新,通过不断革新,教育能够更好地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当下,各学科教师有必要承担起属于教师的职责,将传统、低效率的教学策略摒弃掉,多多探究一些新兴的教学策略,以促使自己的教学始终保持着生机。语文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所需学习的基础性学科,阅读则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有必要承担起属于教师的职责,特别关注阅读教学,并了解当下新兴的阅读教学策略,结合所教学的学生的特性和自身的教学特点进行重新设计,并将其合理地应用于阅读教学中。这样,学生能够接受到质量较高的教学,增强学习效果。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现状
        (一)兴趣缺失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无论在从事什么活动中,兴趣都是首要的。只有当学生产生兴趣,才能让学生生成动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积极和主动。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看,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带领学生亦步亦趋的学习文章当中的内容。这样的方式和小学生现阶段活泼好动的特点是不符的。需要教师在新课改的带领下积极转变现状,使得学生的兴趣得到不断的提升,让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开展得到完善和优化。
(二)模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教学过程更多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等方式,这种“大水漫灌”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方式反倒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与能力,与当下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相悖,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例如,很多教师采用“一问一答”方式去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这种方式从某种角度来看是对学生个性的压制,没有充分把握学生间的差异性,这样对一些较为内向的学生数非常不利。此外,教学中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现象也较为明显,难以在互动过程中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方式和手段,这种基于教师自身教学经验和大量教学案例设定的教学活动,必然会脱离教学实际,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方法
        (一)联系生活,发展学生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虽然在幼儿园多多少少接触过阅读,但基本上都是在教师、家长的引领下阅读。上小学后,他们要自己阅读,因此,很多学生面对阅读感到迷茫,甚至有些排斥。基于此,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使学生想读、爱读,从而树立积极、正确的阅读观。一旦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阅读效果自然会随之提升。如,在教授《传统节日》这篇文章时,笔者便会结合生活元素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在备课阶段,笔者会仔细探究自己所教学的文本设计的内容,明确其中所涉及的丰富且多样的传统节日。接着,笔者便会根据这些传统节日在互联网上搜集与之相对应的图片、视频、音频等素材,并会将这些素材进行一定的整理,整合成一段视频。课堂上,笔者并没有直接性地让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而是会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自己所设计的视频。

视频借助生动且形象的画面展示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唤醒了学生过节日时的生活经历,将学生带入到了具体性的节日情境中,使得学生仿佛融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从而让学生产生了十足的兴趣,使学生以积极且主动的态度进行了视频的观看。在视频播放完后,学生仍旧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见此情况,笔者便会对学生说:“《传统节日》这篇文化就详细地结合这些节日,讲述了过这些节日时我们所需做的事情。下面,请先仔细地阅读本篇文章。”笔者说完后,学生便认真且积极地进行了文章的阅读。
        (二)通过有效的角色扮演来创设阅读情境
        新课改提出后,小学语文教师再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实现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小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展示自己,情境教学法在近些年也是备受教师队伍的青睐,而角色扮演就是情境教学法中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将角色扮演合理的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提升低年级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小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会对所表演的角色以及整个故事的发展进行思考,这样也可以加深小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动物王国开大会》这一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六人一组进行分组,然后让每个小学生按照绘本内容自由选择狗熊、老虎、狐狸、大灰狼、梅花鹿和旁白六个角色,然后进行绘本故事表演,每组表演一次,学生可以在表演的过程中对故事内容进行清晰的梳理和明确的认识,并且通过多次的表演也可以让低年级小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小学生也可以在其他学生表演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小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也可以让小学生明白对一件事进行明确的表达需要将时间、地点和事件进行完整的描述,这对提升低年级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群文阅读,发散思维
        小学低年级教材中有很多童话故事。为了让学生对童话体裁有充分的了解、发现童话的结构规律,教师可以开展主题为“走进童话世界”的群文阅读活动,让学生将课内外的童话故事进行收集、整理。例如,教师可以将带有拼音的《小壁虎借尾巴》《小猴子下山》及《卖火柴的小女孩》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分组读、跳读等,并用表格帮助学生归纳、整理童话故事的内容和结构。比如,《小壁虎借尾巴》中小壁虎向哪些动物借尾巴?《小猴子下山》中小猴子看到了哪些东西?《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根火柴?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群文阅读,可以避免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提升阅读效果。不仅如此,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归纳,学生会发现童话的写作规律——相同的情节多次出现。教师可以将之归纳为反复结构,并结合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明白这种结构用在童话中可以起到强调说明的作用。在学生充分了解这一结构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这一结构创编童话故事。学生不断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利用反复结构创编内容翔实、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如《小猴学艺》《小猪上学》等。就这样,教师通过群文阅读,不仅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童话体裁形成全面、深刻的理解,还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多得。
结束语
        综上,对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知识十分重要。语文中的阅读学习内容是重点内容,学习到良好的阅读,能够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发展自身的语文素养,增强自身的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之后的知识学习,甚至是生活和工作。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阅读教学的革新,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阅读知识,让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巩固好基础,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红.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家长,2020(18):54-55.
[2]杨晓红.浅析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6):101.
[3]常勇茹.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6):23.
[4]范春艳.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1):10.
[5]侯志兰.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探讨[J].家长,2019(08):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