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远亮
广东省高州市大井中学 525231
摘 要:在我国,每个学习阶段语文都是学生的必修课,其学习效率的高低关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合理制定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可以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新课程改革强调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将教学的重点从基础知识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之上。教师应该主动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积极转变教育思想,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明确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从正确的方向出发,研究有效教学策略。基于此,笔者将主要分析能够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正确的三观。
一、转变思想观念
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需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要认识到传统的思想观念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要不断的完善自我的认知,加强对先进教育理念的理解。教师要正确认识到,要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要转变角色,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语文教学对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创设教学情境
兴趣能够引领学生不断地探索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语文教师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鸿门宴》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文章进行适当的改编,让学生在课堂上将文章内容演绎出来,通过这一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表演的过程中加强对人物形象和性格的理解,并正确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邦、项羽胜败的原因。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文章充满了探究与促进课堂活动顺利的开展。如在《拿来主义》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分析题目的名称,引导学生思考拿来主义指的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在学生对文章进行了阅读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拿来主义的条件是什么?如何正确的对待中外文化遗产?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能够帮助学生总结全文,加深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
三、运用信息技术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课堂的主要辅助手段,教师能够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直观生动的展示知识,让学生能够降低理解和学习的难度,同时还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尤其是对于古诗词以及年代过于久远的文章,如果学生在不了解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的情况下阅读,就无法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要表现的情感,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还原历史情境,渲染氛围,让学生能够加强情感体验,让文字变得更加动态和直观。如在《阿房宫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上搜集有关阿房宫的修复画面,然后将其制作成课件,在教学时播放,让学生结合课件和文章感受到阿房宫的建筑规模之庞大、建筑的宏伟壮丽,众多的美女和被视若瓦砾的珍宝,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阿房宫的亭台楼阁和脂粉金玉。然后教师再结合文章和相关的史料讲解秦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导致社会阶级矛盾的加剧,从而促使农民起义,让学生理解了秦灭亡的原因。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加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让文字更加的生动形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拓展教学内容
开设高中语文这门课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同时还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学功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教材合理的拓展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如在学习《醉花阴》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李清照的其他文学作品与之进行对比,如《如梦令》、《声声慢》等,让学生感受在不同的时期,作者词中情感和思想的变化,并分析作品的风格与当时的环境以及作者个人经历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内容的拓展,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是教师在拓展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拓展的知识和内容必须要与文章有一定的关联性,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内容,如果教师所拓展的内容与文章内容无丝毫关联,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无法促进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上被动的吸收教师所传达的知识与学生经过探索所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被动的吸收知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不利于学生的记忆,而主动的探索活动的知识能够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学习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方式,如在《荆轲刺秦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分组预习,探讨荆轲这一人物形象以及荆轲刺秦王这一斩首行动的意义。学生在预习后,会对文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并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提高了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真正的给予学生更多学习和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丰富教学形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将培养学生的核心语文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重视朗读教学,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其次要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探究的能力;最后巧妙地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朱文梅.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20(05).
[2]李乃蕾.提高高中阶段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