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生涯规划在语文学科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赵晗
[导读] 中学教师利用语文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浅显易懂的生涯规划的认知,

        赵晗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158100
        摘要:中学教师利用语文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浅显易懂的生涯规划的认知,教师利用课文教学,利用语文的课外活动,利用日常生活的实例,利用简单的调查研究,引导学生对职业操守、职业内容、职业体验、职业的价值形成初步的认知,利于培养学生对职业生涯的理解。同时,教师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渗透学生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学习日常交往的技巧,能够对自我认知有深入的理解。道不远人,中学亦可以深入渗透学生的职业生涯的教育探索。???基于高中语文学科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本文就高中语文学科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优势。有利于学生就业观念和职业观念的形成,满足新时期教育要求。基于此,对高中语文学科中生涯规划教育渗透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涯规划 语文 渗透 价值观 职业认知
        引言:中学阶段开展生涯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解决学生学习动力和自我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上,更体现在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培养生涯态度与信念方面。提前培养中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是开展生涯教育的有益尝试。这种尝试也引发了我们在继续开展生涯教育实践方面的思考。中学阶段开展生涯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对职业生涯有初步的认知,既可以帮助学生认知人生目标,提升其人文素养,有利于自身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课程,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强化其学习动机。??在我国高中教育中,过于强调学生学习成绩,忽略学生职业规划培养。目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重要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将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其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职业观念,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就从生涯规划在语文学科的渗透角度,交流在语文教学中的生涯规划教学引导。语文课文涉及许多的人生职业生涯,人生际遇的不同,给学生深刻的认知。教师因势利导,让他们畅想自己的理想职业。
        一、高中语文学科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优势
        1.有利于学生就业观念和职业观念的形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而言十分有利,不仅可以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同时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就业情况,对学生学习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处于高中时期学生,并没有对未来就业和发展并没有具体的目标,学生综合素质较差。语文学科对学生思想和品质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将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在教学中,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同时有利于学生规划未来,对自身有全面认识,进而更好的发展。
        2.满足新时期教育要求
        随着教育事业发展进步,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方式与教学要求,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2]。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教师将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在语文学科中,不仅满足现代教育要求,同时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二、利用语文课外活动认识职业内容
        中学教材中有《法布尔观察昆虫》、课文《举手的秘密》,利用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生物科学的职业认知和对教师的职业认知。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对于农村的劳动相对比较熟悉,对农业职业内容也比较了解。基于此教师设计:调查出租车司机、种地农民、到外地打工的农民工、教师的职业内容。另外可以就自己熟悉的职业内容进行调查。经过学生的调查整理,学生详尽展示了个个职业的职业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广泛地认识社会,从而深入了解职业内容。


 三、语文教学渗透对自我意识重要性的认识
        生涯教育还在于教育学生认识自我,了解个人的兴趣、能力、优点和缺点,对学生未来发展就有明晰的认识和规划。《詹天佑》《画鸡蛋》等课文都是做此种迁移教育的好素材。
        当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涯规划渗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自觉地把教书和育人当作自己的高尚职责,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深钻教材,找准生涯规划渗透的突破口,恰到好处地进行渗透。让语文教学中的生涯规划渗透,如水乳交融似的难以分割,使学生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不仅提高能力,思想上也能得到长进,品德受到良好的熏陶。
???   四、高中语文学科中生涯规划教育渗透的策略
        1.实践体验,明确生涯规划方向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上,对社会实际就业情况了解较少,因此在这一阶段很难确定职业生涯规范方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机会与平台,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接触社会,以此确定生涯规划方向。
        2.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树立生涯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延伸教学内容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生涯目标。教材是学生学习主要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角度观察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课外阅读计划,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名人故事等等,为学生职业规划奠定基础。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确定自身发展方向,并且朝着目标不断努力进步。
        3.利用语文作文,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意识
         3.1?在语文教学中,作文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语文作文向学生渗透生涯规划教育,以此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意识,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保障。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作文应适当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将生涯教育内容融入其中,以此发挥语文教学作用,实现生涯教育渗透。就目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作情况并不理想。首先,学生写作内容比较空洞,与生活不符。
3.2教师评价单一,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生涯规划内容融入到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写关于未来职业的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意识。
3.3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写作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以鼓励支持为主,减少批评用语,以此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在实际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指出学生不足,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优点。若是学生改错之后,再交由教师进行评价时,教师应将学生优点指出,鼓励学生进一步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向学生渗透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培养学生生涯规划在未来发展中重要性,进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    结语:?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生涯规划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就业观念,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生涯规划教育渗透,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高中语文教育发展,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言民,李瑶贺.简析核心素养下高中课堂传统文化元素与生涯规划相融合[J].基础教育论坛,2018(26)        
?[2]何一萍.浅谈生涯教育语文学科渗透初探[J].中中学德育,2017(11)
         [3]朱祥勇.唤醒生命成长的觉醒力量——学校生涯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轨迹[J].教育科学论坛,2015(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