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营运资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期   作者:胡欣茹
[导读] 本文在总结有关营运资本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2017-2019年深沪两市所有制造业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胡欣茹
        (山东女子学院会计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摘要:本文在总结有关营运资本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2017-2019年深沪两市所有制造业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究了内部价值链上经营活动的各个渠道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以期为制造业营运资金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营运资本 企业绩效 制造业

0 引言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好坏取决于对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管理,即价值链环节管理的好坏,目前主要沿用以王竹泉为代表的渠道管理指标体系,将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其中,经营活动营运资金主要包括采购、生产和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分别用相应的周转期或周转率来衡量。营运是依托上下游企业进行的,所以渠道管理必然影响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只有充分了解价值链上各个环节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才能更好地进行营运资金管理决策。
1 营运资本的一般理论
1.1 营运资金的定义
        简而言之,营运资金是投资于日常业务活动的资金。但是,营运资金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的解释。广义上的营运资金也称为总营运资金,通常是指流动资产的来源,例如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流动资产指现金,应收账款和库存等各种形式的流动资金占用,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是我们经常谈论的流动负债。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也称为净营运资金),并表示为净营运资金,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如果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则净营运资金为正。表示流动负债提供了一部分流量。资产的资本来源(另一部分)由长期资本来源支持。相反,如果流动资产少于流动负债,则净营运资金将为负。
1.2 企业绩效的含义
        企业绩效是指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内的成果,体现了企业经营成果的同时也反映出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财政部认为企业绩效就是指在企业存续期间实现的财务经营效应和经营业绩。所以,可以据此认为企业绩效评价包括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把企业的管理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选择企业有关的定性以及定量指标作为依据,并且把研究得到的相关指标和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来获取一家企业的客观、公正的评价。
1.3 营运资金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营运资金管理是一家企业对于营运资金项目的管理情况,企业绩效则是指在一定的经营期间内成果。企业绩效通常包括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对于企业的经营绩效评价,是对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成果进行真实、公正、客观的综合评价。在研究实践中,各种研究理论不断更新发展,评价方法也在推陈出新,随着最新评价方法的应用,学者们更多地把营运资金管理的各种分类指标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相关性证明以及回归检验分析。这种方法有利于简化了分析过程,提高了结论的指导性和可操性。
2 研究设计和实证分析
2.1研究假设
        假设1:制造业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周转期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主要包括原材料、预付和应付账款等。原材料数量较多,意味着其占用的资金增加,并且产生存储成本、人力以及材料过期等毁损,导致企业绩效下降,只有原材料周转越快,才越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预付账款,是企业预先支付的资金;应付账款,表现为企业占用供货商的资金,是一种短期融资,若可以延长付款期,经营活动的资金会增加,所以应付账款额度的增加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
        假设2:制造业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周转期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生产渠道营运资金是企业用于生产过程周转的资金,主要包括在产品、其他应收、应付往来款项、应付职工薪酬等。

在产品不能直接对外销售,变现能力差,增加了企业的机会成本和储存成本,降低企业绩效;其他应收款是其他企业占用本企业的资金,也会增加企业机会成本,降低企业绩效;其他应付款是本企业无偿占用别人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企业占用职工薪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无偿融资,有助于企业提升绩效。
        假设3:制造业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周转期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主要包括库存商品、产成品、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及预收款项。库存商品的存在会增加储存成本和机会成本,占用大量企业资金,从而降低企业绩效;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是是企业采用赊销方式产生的款项,其存在说明企业资金被占用,若周转期过长,存在坏账风险,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
2.2 变量的选取
        本文的变量选取如下:(1)因变量的选取。采用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因变量来衡量企业的绩效。从财务管理角度看,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最主要指标。在杜邦分析体系中:净资产收益率 = 销售利润率 * 资产周转率 * 权益乘数。是公司营运能力、清偿能力和盈利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直接表明股东拥有的净资产的获利能力,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即企业盈利的真正绩效。(2)自变量的选取。第一,流动资产比例 = 流动资产 / 总资产(X1),用来衡量企业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用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衡量企业选用的是激进的还是稳健的政策,该比例越小,说明政策越激进即流动资产占用越少,表明营运资本政策越先进。第二,流动负债比例 = 流动负债 / 总负债(X2),用来衡量企业的营运资本融资政策。用流动负债在总负债中所占的比重衡量企业选用的是激进的还是稳健的政策。激进型的融资政策往往使用较多的短期负债和较少的长期负债,因此流动负债占的比例较大。稳健型的融资政策则大多利用成本较高的长期负债,甚至使用权益融资,从而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较小。无疑,运用越多的流动负债融资,财务风险就越大。
3 结论与分析
        结论1、制造业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与企业经营绩效呈非显著负相关关系。
        制造业拖欠货款的现象较为严重,较多的占用供应商资金,降低了供应链上游企业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企业在上游供应商环节的信誉降低,这可能会将优质的供应商推向竞争对手,并不利于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长此以往,企业整体的经营绩效也会受到影响。
        结论2、制造业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与企业经营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原因可能是某些大型制造业存在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占用职工工资,进而生产渠道资金占用较多,为在产品的生产和投入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金,进而保证了产品存货的基本条件,为企业实现利润提供了保证。也有可能是在制定生产计划时企业及时分析了市场的需要,按需安排生产,这个过程相对较长,但保证了后期的营销环节比较顺畅,这种情况就避免了制造业企业惯有的存货积压的现象。
        结论3、制造业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与企业经营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说明制造业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越短,企业经营绩效越好,支持了假设 3。
参考文献:
        [1]李海雪,王劲.价值链视角的家电制造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J].区域治理,2019,(47):225-228.
        [2]陈金亮 王玉 贾涛.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供应商搜索与企业绩效[J].科研管理,2017,0(S1).
        [3]胥洪娥,刘丹.价值链视角下的企业信息化绩效生成机理研究[J].商业时代,2013,(31):73-75. DOI:10.3969/j.issn.1002-5863.2013.31.031.
        [4]李锦飞 虞超.政策法规视角下低碳管理行为与绩效的关系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