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香夫
温岭市第三中学 3175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学段的教学越来越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水平和法治观念。而道德与法治正是众多学科中,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法治观念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科目。这要求广大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发挥本学科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联系生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立德树人;注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引言:在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立德树人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所在,应当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重视,并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核心素养,优化课程模式,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新青年。
一、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往往只注重于书本和教材的教学工作,以考试内容作为主要的参考,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用作业和成绩来评价一名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单一死板的教学模式,也会使得学生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只能让学生记住,却无法理解知识点,更难以应运用到他们的生活之中。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们只能反复死记硬背书本上的内容,却无法将他们真正内化于心,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做法违背了教育的初心。而道德与法治学科,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们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本学科正是优化学生道德素养,提高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更应当关注立德树人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引导他们掌握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学生将来的成长打下基础。
二、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创新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创新是进步的源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应当更多地深入思考,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积极设计一些个性化的课堂。例如,在某中学的一堂道德与法治公开课上,老师提前设计编写一部汉语短剧,把学生们分成两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短剧中来,分别扮演剧中的不同人物角色。该剧的主要内容是讲述古时候的王子穿越到现代,在现代世界中闹出的一些关于道德与法治的故事。整个故事剧情幽默,气氛轻松,而且故事的内容是中学生们非常喜欢的穿越题材,这种题材非常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共鸣。教师通过对剧本和对话的精心设计,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课文和知识点巧妙地结合其中,学生们在背诵剧本的时候就掌握了教材上应当学到的知识。同时,这位老师在剧本设计的时候设下伏笔,把剧情向不同方向延伸,这个精妙的设计大大增加了短剧的神秘感和未知性,让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对未知结果的探索欲望,避免了学生因为提前知道剧情而减弱学习兴趣[1]。
这节公开课通过短剧的设计,让孩子们不仅仅通过背诵剧本学会教材上的知识,而且通过表演学会思考和应用所学到的知识点,通过发挥想象力去扩展延伸知识的使用。学生们在整堂公开课过程中完全地沉浸其中,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之上,气氛十分活跃,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有不少学生在下课后还在讨论课堂上的内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提升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短剧的演出增加了学生们的知识应用能力,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这堂公开课全方位地锻炼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二)创新育人方法
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转变思路,用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方法,一面加强教研,一面注重实践,从多个视角下功夫,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法的创新是关键,教师既要保证学情,将教学内容与教材相结合,又要关注实际情况,以更科学的手段,注重学生的不同特点,将之与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用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以潜移默化和持久深远的影响,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2]。
例如,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中反复说教的方式,而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和示范来为学生做出榜样,引导他们文明举止,勤奋好学。教师本人可以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劳动,用个人的积极行为影响学生。另外,在讲解“生活需要法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用一些影响生活秩序的典型案例,使学生们积极思考,让他们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的法律旋涡之中,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开展小组讨论和议题讨论的形式,或以辩论的方式进行法律问题的争辩,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
(三)创新教学实践
除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应当增加课外实践在教学中的比例,鼓励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生活实践之中,从自身的实践中收获知识和感悟,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抽样调查本地居民对我国民法典的了解,并向他们宣传民法典的相关知识,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学生们自己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同学们开展社区环保活动,宣传卫生知识,主动为社区清洁打扫卫生,给社区做贡献,自己则在这种身体力行中获得满足感,提高实践水平[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立德树人的核心作用,引领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治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和综合能力,这对他们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钱友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20(Z5):113-116.
[2]黄思华.立德树人,依法育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价值及实现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11):220-221.
[3]胡朝升.解析初中《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课程价值表达[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7(Z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