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东兰革命时期红色歌曲的赏析与传承

发表时间:2021/4/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2期   作者:韦联合
[导读] 东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
        韦联合
        东兰县高级中学音乐教师
        摘要:东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领导右江革命斗争、举行百色起义的策源地。然而,在东兰革命时期涌现出了一批红色歌曲,成为了东兰在革命时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如今,红色歌曲在东兰流传的并不多,特别是在校的学生会觉得这些红色歌曲已经“过时”了。面对当前的这些问题,笔者试着通过此篇论文,对东兰革命时期的红色歌曲进行详细的分析,浅谈红色歌曲当中的魅力之所在,并提出如何对红色歌曲的宣传与传承。
 
关键词:东兰   革命时期   红色歌曲   赏析   传承

        毛泽东说:“东兰是一个革命根据地!”邓小平说:“东兰是很好的革命根据地!”在革命战争年代,东兰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牺牲了大量的亲人。韦拔群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的卓越领袖和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是百色起义、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模范党员和共产主义的忠诚战士。毛泽东曾经称赞他“是壮族人民的好儿子,农民的好领袖,党的好干部”。他的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我党我军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诗篇。[1]
一、东兰革命时期的红色歌曲
        爆发于90年前的百色起义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革命历史时期、其他革命根据地一样,百色起义前后,革命者对文化工作非常重视,把其当作宣传革命、号召革命、激励斗志的强大武器。对此篇论文的资料收集,笔者通过走访的形式和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按曲调来源划分,此篇论文将把东兰革命时期的红色歌曲分为革命山歌、旧曲新词红歌和创作红歌三大类:
        (一)、革命山歌
    根据当时群众文化普及率极低、文盲率极高、和没有掌握音乐知识却又个个能歌善舞的状况,东兰的一些革命工作者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积极采用民族化、大众化的语言,将东兰的老百姓本来就十分喜爱的山歌进行改编,在山歌调中融入了新革命的词汇和革命的真理,已达到宣传革命的目的。这一类的歌曲我们称之为“革命山歌”。
    (二)、旧曲新词红歌
        此类歌曲是利用当时国内外流行的歌曲曲调填词而成,这种做法解决了当时专业音乐创作人员缺乏的难题。例如在东兰革命时期,广为流传的此类歌曲—《为何这样穷》,这首歌曲的基本曲调都来源于学堂乐歌《苏武牧羊》,只不过为了适应当地方言唱词的需要,都重新进行了改编和“加花”处理,使之更贴近本地群众,更加容易演唱,内容主要是反映在反动军阀和土豪劣绅的压迫下人民群众水深火热的生活,也体现了农民群众奋起反抗压迫的政治觉醒。
        (三)、创作红歌
        这部分歌曲主要是由当时的知识分子根据革命的需要所创作的歌曲,结构比较简洁,曲调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在东兰革命时期流传较广的一首红色歌曲—《我们要联合》,这首歌为进行曲风格,采用了五声调式,G徵调式,旋律简洁明朗、雄劲刚健,铿将有力,节奏富有补发的特点,用于鼓舞战斗意志、激发战斗热情。还有“《跟着拔哥上西山》,这首歌曲是一个四句类的平行和收拢性乐段,A徵调式,变化重复一次。歌词七言四句体,词曲同步,加入衬腔“喂”与“农友喂嗨嗨”,增强了歌曲的号召力,这首歌曲热情宣传革命事业,号召农民群众跟随韦拔群积极投身革命。歌曲易于传唱,振奋人心。”[3]
二、红色歌曲的赏析
1,对革命山歌类的红色歌曲《土地革命山歌》的分析如下:
......
        歌曲分析:此曲是一个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再现二段式(ab,cbcb),E宫调式。歌词七言六句体,词曲同步,首句唱词后有“群众喂”衬词。旋律上以“徵—角—商—宫”为主要进行方式,乐句间对比性较小、相似性较多,尤其是后段中句音乐元素来源于首段两句,故为引申性中句;后段因歌词的需要完全重复一次。
        红色记忆:1926年1月,反动军阀龚寿仪团到东兰,并勾结东兰地主豪绅疯狂镇压农民运动,制造了轰动两广的“东兰农民惨案”。这首歌曲反映的就是这一历史事件。歌曲表现了革命群众对反动派疯狂烧杀的控诉,表达了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的决心。
        2,对旧曲新词红歌类的《为何这样穷》分析如下:
......
        歌曲分析:此曲是一个六句类的对比收拢性乐段(abcdefa),C徵调式。旋律采用《苏武牧羊》曲调,为了配合唱词的需要,在原有的旋律基础上进行了“加花”。歌词较口语化,为长短句二十二句体,词曲同步。
        红色记忆:这首歌曲揭露了广大老百姓穷苦的原因是地主土豪的压榨和剥削,号召广大穷苦人民进行反抗,特别是加入了对女性参军的号召,体现了当时人们思想的一种进步。
        3,创作红歌类的《我们要联合》,以此歌曲的前半段为例,分析如下:




......


        
        歌曲分析:这首歌为进行曲风格,采用了五声调式,G徵调式,二段体结构,歌词开头就出现“同志哥”,当时在革命队伍中,大家都以“同志哥”相称。旋律简洁明朗、雄劲刚健,铿将有力,节奏富有补发的特点,用于鼓舞战斗意志、激发战斗热情。
    红色记忆:这是韦拔群在革命时期创作的一首歌曲,该曲激励人心,表达了当时革命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曲的歌词由壮话来完成,朗朗上口,让人听了特别有亲切感,体现了韦拔群带领下的东兰革命运动,“红旗满山红、扛枪打白匪”是当时轰轰烈烈革命运动的真实写照。
三、红色歌曲的传承
  东兰革命时期的红色歌曲已经深深插在我们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应有着对这些来之不易的音乐作品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义务,笔者通过此篇论文谈谈几点建议如下:
1,撰写红色歌曲的校本教材
        针对东兰革命时期的红色歌曲,各个学校共同组织收集资料,并撰写校本教材,然后在各个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上传唱,并且组织开展针对东兰红色歌曲的一系列主题活动。
2,对红色歌曲进行改编
   现代的红色歌曲越来越多元化,为了适应现代红色歌曲发展的需求,也为了使红色歌曲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必须运用一些作曲的技术手段来对红色歌曲进行改编。例如笔者之前为县尼乐合唱团改编的合唱曲目《我们要联合》,把该合唱曲改编成无伴奏混声四声部合唱;另外在创作歌曲方面,笔者还运用了《我们要联合》这首歌曲的一些元素重新创作了一首少儿歌曲《爷爷告诉我》,该歌曲是通过“爷爷告诉我”的形式来告诉当代儿童,从小树立文化自信,“拔群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开拓进取,并把这种精神发扬并永远传承下去。    
        文化教育和传承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础,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只重视专业而忽略了德育,因此,希望东兰的红色歌曲被写进了校本教材。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我们当代文艺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东兰红色歌曲正体现了这一精神,也是代代传承富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东兰红色歌曲的红色记忆就是这样一直传递着真善美,传递着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我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坚定信念,满怀憧憬和希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坚信,历史的经典总能穿越千回百转的天上人间,散发无尽的光芒,东兰红色歌曲必将继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风物还是东兰好》韦锦开等/东兰县高级中学校本教材
[2][3]《百色起义红色歌曲赏析》覃金盾等编著/广西人民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