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海静
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 325400
摘要:随着全国教育工作大会提出“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要求的提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方向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班主任教师要在管理与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对于学生管理工作任务的落实,在工作的开展与落实中,应当确立以德服人、以德化人,构成以自我言行为言传身教的榜样,形成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教育;班主任教师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问题表现
(一)德育工作的理念和内容存在有认识不足与缺陷
教育改革过程中凸显的一个问题,在于部分学校的班主任还未能具备较高的德育教育理论知识和素养,成为束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完成德育育人的原因。作为初中教育阶段,部分教师与学校管理者单方面强调学科成绩的显性而忽略思想教育的隐形效果,致使教师与管理者难以形成德育教育资源的储备、教法改革的创新、教育思想的转变,无法有效落实教书与育人同措并举的工作要求。【1】
(二)初中班主任自身德育理论水平较低
对于德育知识理论储备的要求,部分初中班主任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日常管理工作与初中教育的实际状况来看,部分主任对德育教育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未能按照教育改革要求和根本任务予以深入实施,造成班主任自身德育水平较低的客观情况。【2】班主任教师德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教育对象德育培养程度的高低,也决定了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有效性。
二、新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升的路径与对策
(一)改革与创新德育理念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广,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逐步由新型教育理念和方法所取代,并且更加适应“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对于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不仅要注重对教育方式方法的改变,更要实现教育理念的改革与创新。【3】传统教育理念为“单向性”灌输,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厌恶心理,无法获取德育教育应有的效果和水平。因此,需要在德育教育理念的改革创新中寻找新的突破、寻觅新的方法。
例如,通过改变班主任教师在德育教育中与学生原有不平等的地位,增进与学生交流的距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和感触充分发表德育教育的认知、意见和观点;加大对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关心的力度,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教师不仅是自我学业成长中的知识传授者,更是人生成长成才的正确引路人;加强换位思考,不仅要注意对学生错误行为改正的正确引导,更要强调教育管理中的自我批评与改正,要懂得多倾听来自学生心底的声音,学会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此外,关注学生个体的同时也要关注到学生的群体,形成师生整体性关系的良性发展,有效推动德育教育。
(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凝练思想意识的关键,也是构建整体意识形态核心化元素。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可以将德育教育的思想、理念与内容融合到班级文化建设当中,以班级为单位形成文化对每一名学生思想的感染与熏陶。一方面,营造良好的教室环境。教室是学生学习与交流的场所,更是师生互动融合的物质基础。营造良好的教室环境可以充分调动与调节师生教育和学习的心境。首先,做好班级教室的卫生到扫,以干净、整洁、明亮的教室环境为德育教育创造良好的心情意境;另一方面,创建班级文化。班主任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选择因地制宜的方式方法,汲取创新与改革教育方法中的积极之处,为先进管理工作经验予以利用,形成科学化、合理化的教育管理手段。作为班级文化的创建,就是要做到正确的德育教育思想与班级意识形态教育引领的充分融合,形成班级同学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构建起良好的班风、学风,为立德树人教育形成良好的氛围环境。例如,筹办班级板报宣传,让学生通过自己书写的名言警句构成板报宣传的内容,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氛围,并且为道德意识品质的树立奠定了客观基础;定期开展爱国主义演讲比赛,让学生从身边的人物与事件去发现催人奋进、感人泪下的故事,使学生能够感悟到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与国泰民安、美好社会环境的缔造的来之不易。
三、结语
“创新思路、立德树人”,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班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应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工作要求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德育教育为理念、为引导、为前提,深入挖掘和探析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与注重对于初中学生素质能力提升的办法,坚持学生道德水平提升置于教育工作首位。
参考文献:
[1]毕秀娟.立德树人,让教育之花更加绚烂——漫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创新德育教育[J].好家长,2019(23)
[2]杨加.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容县中学创新德育工作纪实[J].中学教学参考,2018(24)
[3]王业勇,林燕.以德育人,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初探[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