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一中学 215011
摘要:本文对校本研修行动形式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将行动形式分为了具体的学校校本研修模式、区域校本研修模式和校本研修所基于的平台三个方面。
关键词:校本研修;模式;平台
一、校本研修的具体模式
(一)具体学校的校本研修模式
1.立足于实践的校本研修模式
张宏和刘光余在《论实践取向的校本研修模式构建——基于上海市嘉定区娄塘学校个案分析》[ 张宏,刘光余. 论实践取向的校本研修模式构建——基于上海市嘉定区娄塘学校个案分析. 《中国教育学刊》,第2012第六期.]一文中对上海市嘉定区娄塘学校的校本研修进行了个案分析。该校立足于实践取向展开校本研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立足学校实践,确定校本研修主题;选择研修方式,生成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系统反思,建构教学实践的意义;实施行为跟进,养成教师的实践智慧。
2.基于打造教师团队的校本研修模式
薛发武和韩佳亮探讨了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基于“四人一课”与“一人四课”的校本研修模式。主要是从“‘四人一课’—锤炼专业化团队”和“‘一人四课’—促进教师个性化成长”两方面进行。“四人一课”是从“面”上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一人四课”则是前一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它要求一位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四个班级上同一堂课。“两课”的潜在意义与价值在于:有利于融合集体智慧、立足常态化教学,并且有利于追求循环上升。
傅国庆和秦国平对上海市南汇区八一中学的校本研修策略进行了研究,在《校本研修的策略——骨干教师教学辐射》[ 傅国庆,秦国平. 校本研修的策略——骨干教师教学辐射.《上海教育》,第2005]一文中有所体现。“骨干教师教学辐射”指的是将学校各类骨干教师的成长经历和其独特的轨迹以校本研修的方式向青年教师进行示范、传授和影响,对青年教师产生“辐射”作用,促使广大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上海市南汇区八一中学主要采取了搭建骨干教师班子和开展“骨干教师教学辐射”的校本研修示范活动两种方式。在校本研修实践的过程中,该校除了“骨干教师教学辐射”的研修模式外,还探索出了“专家引领”“专题研究方案”“以备课组为载体”“主题研究”等研修模式。
3.“翻转式”校本研修
管杰等人在《“翻转式研修”:教育集团校本研修新路径》[ 管杰,郭秀平,刘晓鸥,王志清. “翻转式研修”:教育集团校本研修新路径. 《中小学管理》,第2016第六期 ]一文中对北京市十八中教育集团的校本研修进行了研究。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教育集团以“教师专业自发性发展”为指导,在实践中探索“翻转式研修”模式,即对传统校本研修的流程、主体、过程等进行“翻转”,探索了一条教育集团校本研修的全新路径。
十八中教育集团的这次专题校本研修,注重了研修输出端的建设,即注重教师们对自己意见和建议的表达,创设了大量教师发言、表达自己愿望的机会,让教师们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主动探究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关键因子。
5.反思—实践式的校本研修
曾建发和刘永胜提出了多维对话式的校本研修模式[ 曾建发,刘永胜. “多维对话式”校本研修模式的新探索——基于武汉市解放中学校本研修的实践.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第11期]。“多维对话式”校本研修模式的体系包括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理论观照和实践检视五个方面。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提出了“多维对话式”校本研修模式所需要的保障: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调整评价与奖励制度;构建和谐合作的集体备课管理监控体系;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管理体系;构建科学高效的学生作业管理监控体系;构建民主开放的教学质量评估监控体系等。
(二)区域内校本研修的模式
周红在《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策略的个案研究》[ 周红. 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策略的个案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4.]一文中对A区的校本研修进行了研究。
A区针对校本研修提出了组织结构的活化策略、关键人物的引领策略、支持系统的建立策略、活动载体的带动策略、制度机制的保障策略等五大核心策略。
在《学区背景下营造校本研修文化研究——以浙江省嘉善县为例》[ 赖俊明. 学区背景下营造校本研修文化研究——以浙江省嘉善县为例.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第32期 ]一文中赖俊明发现嘉善县落实校本研修主要采取了注重专业引领、研修组建设、抓好案例研修和课例研修、以问题为中心的研修活动等策略。浙江省嘉善县校本研修的开展,提升了教师素质,促使教师养成了学习一实践一反思一学习一实践的习惯,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师文化,一大批骨干教师茁壮成长。与此同时,教学过程变成了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互助式校本研修进行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研修主题一定要聚焦。2.研修形式一定要与主题适切。3.研修体成员一定要共同参与。4.研修成果一定要达成共识。5.研修活动后一定要有行为跟进。
(三)基于一定平台的校本研修模式
郝明智在《微型课题:县域校本研修的有效载体》[ 郝明智. 微型课题:县域校本研修的有效载体. 《中国教育学刊》,2009第9期]一文中探讨了以微型课题为载体的校本研修模式。微型课题研究强调以校为本,立足课堂,围绕学科,关注的是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问题、有价值的困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把研究目标与教育教学目标、研究内容与教育教学内容、研究过程与教育教学过程融为一体,把研究成果加以梳理提炼并付诸实践应用推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微型课题的好处在于:有利于部分教师提升理论素养;有利于大批教师进入研究状态;有利于大多数教师享受研究的幸福;有利于整体推进县域课程改革。
三、总结
通过对校本研修行动方面文献的整理,笔者对校本研修的认识也更加的深入。其一,校本研修的模式可以有很多种,但都离不开立足于学校实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大方向。但是模式可以是百花齐放的,可以立足于课堂问题、可以基于学校实践、还可以以课题案例等为载体。其二,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发展实际依托于不同的研修平台,可以依托于网络、依托于微课等等。其三,不同的学校校本研修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有的是强调骨干教师、教研组的辐射带动作用、有的是强调专家引领的作用,不同的校本研修模式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对与校本研修,我们可以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现在这些也只是刚刚了解其表层而已。
参考文献:
[1]张宏,刘光余. 论实践取向的校本研修模式构建——基于上海市嘉定区娄塘学校个案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2012,(06):78-80.
[2]孙丹. 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校本研修的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周红. 区域推进校本研修策略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6]张涛. 乡村教师互助式校本研修共同体创新实践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101-106.
[9]奚亚英. 校本研修“个十百千万"[J]. 课程.教材.教法,2006,(04):76-78.
[10]李秀伟. 中小学校本研修的改进路向与模型建构[J]. 教育研究,2012,33(07):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