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期   作者:邵莉
[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是学生刚迈入义务教育的初级时期

        邵莉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赵家坝小学 565100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是学生刚迈入义务教育的初级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可以传授的理论知识比较少,现阶段主要的任务是锻炼学生对于数学的逻辑思维与综合素质。因而,教师在教科课堂上使用情景教学的教学模式,能够快速的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下面笔者就对这种教学模式展开讨论。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数学;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变,就目前的教学内容来说,小学数学教学正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教学地位。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数学基础比较薄弱,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来学习数学,无法自觉主动的参与数学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而教师对于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基础没有足够的了解,在教学的时候所选择的教学方式难免有偏差。对于这种教学状况,有一部分教师针对教学现状与教学积累,提出了情境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课堂的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找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平衡,开展科学教学。
        1 情景教学法概述
        情境教学是一种比较活跃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课堂上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将教学内容按照教学计划融入到情境教育中,例如,使用课堂游戏、举办课堂活动等,借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目标。使用情景教学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增加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就情境教学方式来说,其具有下面三种特点:第一,真实性。情境教学结合教学内容所创造的场景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比较真实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比较接地气,让学生降低对学习数学的害怕程度。第二,互动性。情境教学的模式是具有很强的互动性的,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来达到教学的目标。第三,综合性。这种教学方式是比较灵活的,使学生在教学中不断锻炼自身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方式,使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引导性学习不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数学理论基础变得很牢固,因此,在教学课堂上,教师会向学生传授很多琐碎的理论知识。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会很费劲,很难让学生直接理解,即使有的学生理解了,也不会在数学题目中灵活运用,往往需要教师的在具体的题目中进行引导。
        2.1 学生思维受限制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课堂上,对于一些难度比加大的题目,学生长时间都得不到答案,教师为了不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往往会把答案直接给学生,这样的情况就限制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解决较难的数学习题。


        2.3 课堂趣味性不足
        对于小学生来说,趣味课堂是更加吸引学生的教学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幅度上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课堂的趣味性却不是很强,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课堂氛围比较压抑,最后无法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 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3.1 实现更好的生活化教学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实用性是比较强的,学习数学知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生活中学会灵活运用,遇到难题的时候,可以用数学方式解决。在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的时候,情境教学的教学方式就可以满足,在课堂上设置生活化的情境,就可以实现学生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不断提升课堂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除法的教学”的时候,对比加法、减法或者乘法来说,学生对于除法的推算过程是比较难理解的,导致在遇到实际的问题时,很难带到题目中运用。在情景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小花的妈妈下班回家买了一个大蛋糕,家里一共有四个人吃蛋糕,需要将这一个大的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怎么分才最公平?小花的妈妈让小花给出一个方案。”当学生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一般都会变得活跃起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进行除法计算,将整个蛋糕的尺寸作为除法中的分母,然后家里吃蛋糕的四口人作为分子,进行除法计算,对这个蛋糕进行平均分配,这样就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会对除法计算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这样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3.2 创设问题情景
        小学数学教师在正式进入教学课堂之前,可以用一个情景化的问题作为引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并解决问题,让学生提早的进入到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分数”这一个概念的时候,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知识可能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在开学的第一天,需要进行大扫除,对于三年级五班的40个学生,需要有全班的五分之一的学生打扫教室的地板,有五分之二的学生需要领学习的新教材,剩下的学生听从教师的分配。”学生可能会在这个情境中产生疑问,五分之一的学生是多少人?到底需要多少人去领新教材,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疑问引入对分数的教学。这个情景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有利于提升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方式是一种使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让学生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激发学习潜力,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教师需要清楚地了解情景式教学的优点,并在教学中灵活的使用,结合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课堂,以达到最后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侯婷.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9,01:148.
        [2]戚蔷薇.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新课程(中),2019,12:142.
        [3]邹婷.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探讨[J].新课程(中),2018,01: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