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动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于漉
[导读] 高中阶段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教师不断总结课程教学实践,经过反思与改进之后帮助学生深入课堂学习阶段,当教师与学生能够积极开展知识问题的讨论与分析,学生就有机会转变自己的化学知识学习思路,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方法,使教学相长的目标在实践中全面落实。

于漉   辽宁省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高中阶段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教师不断总结课程教学实践,经过反思与改进之后帮助学生深入课堂学习阶段,当教师与学生能够积极开展知识问题的讨论与分析,学生就有机会转变自己的化学知识学习思路,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方法,使教学相长的目标在实践中全面落实。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互动;问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056-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互动模式是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达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的目的,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不但学到了丰富的化学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养,保证化学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设立情境化教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互动式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渠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那么实现这种引导作用的方法就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如果教师成功创设了相应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于化学学习的热情度,那么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就会变高。教师要构建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就需要教师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只有学生和教师能够积极互动起来,才能更好地让教学继续下去。
        比如在讲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这算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其实生活中就有许多此类的现象,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进行探究。例如生活中,我们的苹果削皮并放置一段时间后苹果表皮就会产生一些暗黑色的斑,这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体现,教师依据这种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同时引入本堂课中需要学习的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现实发生的现象进行结合,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去理解,也能够充分引起学生对于所学的好奇心。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就让整个高中化学课堂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
        二、明确差异,分段教学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不能因为一部分同学而抛弃另一部分同学,那么教师在互动式教学中,为帮助每位学生都实现学习进步,可以采取分段教学的方式。互动式教学不仅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师可以将学生按学习成绩或学习能力进行分组,将同段学生放在一起,先让学生之间进行一次合作交流,可以组内解决的问题组内先行解决,课后让老师检查审阅即可,对于不能统一的问题,将其汇总起来,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问题就变成了有阶梯、有数量的问题,教师能明确学生之间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同阶段学生一起教学,既节省了时间,又完成了教学任务。
        例如,学习化学反应方程式时,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配平;有的学生不懂电子应该如何变化,尤其是铁离子,分不清二价和三价什么时候用才是正确的;有的同学不明确物质之间是否能进行反应就写方程式,回答问题的时候导致文不对题。教师教学时,要充分分析学生的这些问题,对不懂电子变化和能否反应的,要进行物质结构性质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反应进行的科学依据;配平能力差的学生要指导他们多练习习题,总结规律。


让不同问题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自身不足进行练习,有能力的同学继续下一阶段的学习,在有序中保证学生学习知识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三、注重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讲解期间,不仅要将基础理论讲解工作落实到位,同时也应该将教学方式方法优化改进,强调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协同开展。多媒体技术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影响作用较大,在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阶段,教师不妨与学生一边交流,一边分享趣味性的化学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分析是最为基础的,设置分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资料查询分析。尤其是在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实验内容探索环节,通过演示动画的基本途径,学生对化学知识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并做好过程的探索。此时,教师也应该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在互动式交流阶段的学习效果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如果教师单纯地追求某种教学效果,而忽视班级后进生的发展需要,就会导致他们与同学之间的差异性逐渐扩大化。教师在互动式教学阶段,也需要对这部分学生观察与引导,学生能够在相应的计算以及核心内容分析阶段,获得相应的启发并建立属于自己的化学知识学习结构,逐步完成各个阶段的课程学习目标。
        四、创设情境,加深印象
        高中生在学习化学课程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对物质的基本特性以及化学结构形态等充分把握,这是学生学习相关化学原理和实验反应过程的基础,高中化学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是一味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容易死记硬背,也容易快速遗忘。对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对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引导中,对相关内容展开互动、讨论和交流,在互动情境中,汇集多种知识信息,学生的学习视野和思路充分打开,学习难度大大降低,学习印象进一步加深。
        五、充分发挥问题教学作用,提高互动效率
        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兴趣并积极配合教师进度,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问题开展教学,通过问与答的过程实现师生互动。通过问答形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但是问答教学需要教师正确把控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保证问题的新颖性,让学生充满探究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化学问题时要保证问题的质量,不能仅仅流于表面,而是要保证问题的连续性,保证问题由浅入深。
        在开展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学习时,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主动阅读教材并从教材中寻找答案。教师继续提出哪些条件可以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在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这些层层深入的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紧跟教师教学进度。
        结语
        为了满足教学改革要求,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实现思想上的碰撞,充分感受到化学教学的乐趣。教师可以通过展现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结合、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以及发挥问题教学等策略充分发挥互动模式的作用,实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以促进学生发展,将化学核心素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参考文献:
[1]刘蕾.高中化学互动课堂教学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50):173-174.
[2]刘新生.高中化学互动课堂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7(01):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