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刘秀秀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社会的经济水准正在不断提升,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教育事业正在迈向全新的高峰。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给现今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多媒体技术,能够转变课堂的形式,紧跟时代的步伐,促进学生长远的发展。本文结合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课堂的融合进行探究,希望能够给以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刘秀秀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一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社会的经济水准正在不断提升,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教育事业正在迈向全新的高峰。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给现今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多媒体技术,能够转变课堂的形式,紧跟时代的步伐,促进学生长远的发展。本文结合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课堂的融合进行探究,希望能够给以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061-01

        在进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课堂效率,帮助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有效的交流互动,起到良好的教学促进作用。教师也能够从网络语文教学中获取更多课堂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更加便捷的教学。但与此同时,很多教师在利用该种教学方式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限制,展现出一定的无序性。为尽量减少该种现象的产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的特点进行探索,全面开发出网络技术在教学课堂中应用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点
        1.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
        新时代,教学理念也得到了更新,教师不能再一成不变地进行教学。要把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就需要教师敢于打破传统课堂的限制,结合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进行探究,形成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更加鲜明的教学思想,以兴趣带动学生学习,使学生逐渐主动进行学习的探索活动。
        2.教学内容问题化
        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教导,并且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现。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导孟浩然的《春晓》时,可以利用网络来搜索与该篇诗文有关的风景内容,并在课堂上向学生们展现丰富多彩的诗文学习环境,这对于目前的小学语文学习来讲是非常有利的,能够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到大自然环境的丰富多彩,并通过某些实际场景投影展现的内容来进行提问,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效率,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多的帮助。
        3.教学过程探索化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资源很多,了解的途径也非常便捷,知识的学习更不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因此,教学不能只关注教材,要以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深入挖掘更多具有价值的信息。学生也可以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教师进行课本内容的讨论,分享自己下来学习到的知识,以小老师的身份进行多样化的拓展和讲解,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
        4.为营造生动的语文学习环境提供了条件
        在进行信息资源与语文课堂学习的结合时,可以从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进行考虑。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对多种图像视频信息进行整合,模拟出课本中所描绘的场景,并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展现。信息集成给语文课堂学习提供了一个更加广泛的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深层次探索,学生的学习模式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二、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中最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对学生基础性语言能力的培养。那么,小学语文教师通过用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就能够让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进行灵活的展示。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王冕学画》,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有效利用,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灵活的展现,通过情景的展示让学生深入地理解主要内容,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有利于学生进行预习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生能够通过运用信息化的网络高效的检索相关教学内容,达到提前预习的目的。学生在对语文课文进行预习时,通常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网站解决问题。现在班级都建立微信群,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些群自己预习当中存在的问题,向同学和老师咨询,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的有效性,增加印象,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有利于开展语文实践教学活动
        基于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他们能够通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满足他们强烈的欲望,高效地对学生进行创造与实际能力的培养。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放风筝》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功能,对放风筝的全过程进行鲜明的诠释,再配合相应的声像技术,让学生对放风筝的场景进行体验。
        三、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情境
        语文知识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教学课程过于枯燥,就会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要进行趣味性的教学,让学生能够以兴趣为导向进行兴趣化的学习,这也体现出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改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在文化和信息的海洋中畅游。
        2.利用信息技术传授阅读方法
        光是把信息技术引进语文课堂也还不够,教师需要保证信息资源的应用效果,让学生学会品读、深读、略读等文章阅读方式,领悟文章含义,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悟性。教师在创设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意设计学生展示的环节,给予他们更多表现的机会,树立学习信心。
        3.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外阅读
        在学习有关传说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搜集《嫦娥奔月》《女娲造人》等相关作品,上传至班级微信群内,让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的兴趣进行自主性的阅读。教师还可以通过班级的微信公众号为学生定期推送较为优秀的语文作品或者读物,让家长密切配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阅读;同时,还要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读后评论,从而实现延伸性的课外阅读教学,实现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知识系统的巩固,切实的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课外学习途径有很多,阅读童话故事,感悟人性的真善美;品读古典文章,欣赏文人墨客的高尚情操;了解历史典故,增加个人的文化内涵;背诵名篇佳句,欣赏语句中的人生哲理。
参考文献:
[1]王国忠,谢百治.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与教方式研究的元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47-51.
[2]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等.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