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武甜
[导读] 小学数学课程开展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还应全面培养学生数学各方面的能力。面对数学知识严谨且抽象的知识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数学知识,还要通过各种手段的研究和创新,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也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武甜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墩集镇中心学校  234333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开展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还应全面培养学生数学各方面的能力。面对数学知识严谨且抽象的知识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数学知识,还要通过各种手段的研究和创新,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也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迁移能力;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199-01

        引言:以我国现在倡导的素质教育为基础,同时响应国家新课改的号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也要把握好自己的主导地位,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系统的知识网略。注重数学方法的传授,学生学到了解题方法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只有形成了数学思维才可以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更加顺畅。迁移能力的培养正是对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迁移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以教师对学生了解角度进行分析
        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程度上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虽然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禁锢,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但仍有部分教师对学生的的心理需求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缺乏正确认识和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能融会贯通,无法做到信手拈来,这也是导致学生迁移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2、以教师对迁移能力培养环境来分析
        首先,我们要知道迁移的含义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迁移能力培养的时候要设定一定的教学环境,需要一些具体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对同一类知识的总结,学生是否了解这些知识包含着相同要素。教师在教学新知识的时候,想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学习,就需要点拨学生回忆旧知,甚至对新旧知识剖析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关联。学生是否对原有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结构,对于其是否可以与新知识之间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也是影响迁移的必备条件。对于学生来说,自身对新旧知识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发现其中内含进行知识的迁移是具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先进行分析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之间的迁移,为学生设定“半自动化的”迁移环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3、以教师对迁移能力培养的方法分析
        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学习方法的传授,都需要教师摸索出一套较为科学的方法。第一、当前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迁移能力的培养还不是特别重视,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采用主动传授知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下,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惰性,逐渐丧失对知识的深入挖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迁移能力培养具有极大的阻碍。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教学方法的应用不够灵活,这就导致有些学生沉浸于轻松的教学模式当中,而对数学知识学习并不深入,甚至是一知半解,无法对知识完全掌握,吸收成自己的知识架构,更无法进行知识的迁移。第三、教师对于迁移能力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对迁移能力的方法没有创新研究,这也是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有所阻碍。
        二、迁移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迁移能力的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很高的掌握程度,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架构,那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就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以此来加深自身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1、巩固基础知识
        学生是否可以深入掌握数学知识,具有知识的自我分析能力,这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迁移能力的培养结果。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首先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巩固。这样才可以在迁移知识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知识之间的关联。
        教师在进行北大师版五年级数学教学的时候,会涉及到多个单元与分数相关的知识。如果想要进行分数的运算方面的知识迁移教学,就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运算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运算法则和相关的公倍数、公约数规则,奠定好知识迁移的基础,引导学生找到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存在的迁移关联。
        2、运用合作交流
        相同类别的数学知识的掌握,可以在新旧知识上找到迁移相关的联系。当然,不同的数学知识之间也是可以发生迁移的。虽然在知识的层面上不是同一类别,但是在数学解题技巧上还可以找到相关联的地方。只要明确这种关联就可以完成迁移,这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之后也要求学生之间开展小组互助学习,合作学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小组互助之间形成同样的知识架构。合作学习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同时学生之间的互相促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这也为学生的迁移能力培养的打下良好的基础。
        3、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在对迁移能力培养的理论知识上要进行学习和全面分析。挖掘迁移理论知识和教学之间的联系,并且立足于此,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的迁移学习,获得迁移能力。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上要坚持以下几点:第一、要明确教学目标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第二、就是要确定教学内容,并且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第三、根据本班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注意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准确地掌握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技能。
        总之,迁移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不仅仅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还可以在学生今后的学习中带来更多的帮助,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朱新建.浅谈小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迁移能力的培养途径[J].考试周刊,2020(A3):101-102.
[2]邹军宁.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0(48):208.
[3]李万虎.浅议“举一反三”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新思维的作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7):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