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中学校长如何管理学校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朱卫
[导读] 农村初级中学管理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教学计划、学校决策、活动组织、教师监督调控等各种环节,作为校长要从树立开放性管理理念着手,完善人性化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德育教育,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朱卫   湖南省双峰县秧冲中学  417700
【摘要】农村初级中学管理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教学计划、学校决策、活动组织、教师监督调控等各种环节,作为校长要从树立开放性管理理念着手,完善人性化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德育教育,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关键词】农村中学;中学校长;管理学校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203-01

        现阶段,农村初级中学出现了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结构偏差大,教师职业倦怠等一系列的问题,作为校长提高管理水平已经迫在眉睫,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才能改变,找到一条提高办学质量的道路。
        一、校长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农村初中校长应从管理观念入手,加强管理观念的开放性运用,搭建管理观念开放的平台,熟练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沟通,经常开展学校管理满意度调查,并与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交流。办学既不能闭关自守,更不能只依靠校长、学校高层、教师和学生,而是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尤其是要得到社会、家庭的支持。
        在现代管理理念的指导下,要求校长要做到严格的自我管理,在工作中以身作则,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做表率。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学校管理监督机制,充分调动各级教职工的管理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体制。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要把青年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力量,校长要时常下到教学一线,组织调研,力求在业务能力上给青年教师以最科学合理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当下的难题。
        二、加强和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建设
        农村初中管理实质上是一种人性化制度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校长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营造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教育环境,使教师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重视教师工作的创新,打破传统的束缚,释放教师的活力,使学校管理适应社会化发展的需要。
        人性化制度的建立是基础,而彻底执行,有效落实才是初中校长管理学校的难点。规范的农村初中学校不仅要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更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加强教师制度学习,加强学生纪律管理,营造师生自觉遵守校规的校园氛围,严格追究违反校规者的责任,做好奖惩实施措施,有效提高人性化制度的执行力。
        三、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校规校纪的完善和有效执行从行为上约束了师生,但德育工作仍需加强。校长应密切关注师生德育工作,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传统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实践性德育。



        首先,强化德育领导,健全德育管理机制,由校长牵头成立德育教育组,支部书记、政工团委、班主任、任课教师代表等组成的德育实施监督委员会,从上到下有效落实学校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
        其次,加强师风、师德、职业素养的学习,邀请或聘请社会各界力量来校培训,使全体教职工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引导教职工爱岗敬业,让教职工成为学生德育教育的榜样。
        再次,组织和强化各种德育教育活动,让学校整体氛围始终在高尚道德情操的环绕下,全体师生在这样的氛围里健全人格,陶冶情操,促进师生道德实践能力的提高。
        最后,建立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机制,从思想上疏导学生,从生活上关怀学生,从学习上指导学生,从言行上引导学生,让留守学生感受到学校家庭的温暖,缓解其心理负担。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从加大教职工培训力度着手,努力提高全体教职工的管理水平。积极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争取各项培训政策,申请县域内先进学校对口帮扶,从教学管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多个角度专门培训师资队伍,完善学科小组讨论机制,组织学科教师多听课,向先进学校学习,培养本校教学骨干。
        校长要主抓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补充结构性缺编教师,不断完善师资力量补充机制,协调排课计划表,联系县域内先进学校师资力量走教,为本校注入新鲜的血液,提升教师队伍活力。
        建立健全师资管理评价制度,努力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创新,鼓励各学科教师、各班主任在教学、班级管理中摸索教育管理模式,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办学风格,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五、完善师资激励机制
        教师的发展能够带动学校的发展,能够引导学生成才,是校长管理学校最核心的关键因素,是制约学校整体管理水平提升的根本因素。因此,建立完善的教师成长激励机制,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其应有的管理作用。
        农村中学相较于城市中学的条件要差一些,因此在激励教师做好本职工作时,首先要从物质条件上保证教师的生活质量,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切实需求,恰当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注重精神方面的激励,充分发挥校长这一职务的带头作用,为每一个在职教师树立一个风向标,引导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作出自己的贡献。
        结束语:
        农村初中管理要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有效保证教学各项工作的开展,积极有效的整合利用校内外一切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组织,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雪伟. 浅谈农村初中学校管理的策略[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 000(005):P.1-2.
[2] 普珠. 浅论农村中学校长对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之优化策略[J]. 时代报告(下半月), 2012, 000(004):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