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死”到学“活”——浅议中考生物学复习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高元红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生物教学要求教师须改变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充分激发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潜能,做到想学,会学,乐学。中考复习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教师能够改变古板、机械地复习方法,帮助学生创造自主参与,充分展示自身空间的教学氛围,想必学生的初中生物复习也能得到良好的进行。使所学知识不再停留于课本,而是能够经过自身的消化变为己用,使其终身受益。

高元红    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沈路学校  吉林  长春  130011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生物教学要求教师须改变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充分激发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潜能,做到想学,会学,乐学。中考复习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教师能够改变古板、机械地复习方法,帮助学生创造自主参与,充分展示自身空间的教学氛围,想必学生的初中生物复习也能得到良好的进行。使所学知识不再停留于课本,而是能够经过自身的消化变为己用,使其终身受益。
【关键词】中考;初中生物学;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046-01

        《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出生物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而中考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帮助学生进行所学知识的整理与归纳,从而巩固其自身知识和能力提高,能够在日常生活实际应用中运用。在复习中学生存在记住知识点,却不能应用知识点;直白的练习题会做,稍有变化的变无法完成,甚至束手无策。经过近几年统考试题,新课程改革已经越来越彰显出试题难度不大,但灵活性较强的现象,并且与生活紧密结合,使生物能够在学生的生活中得以应用。如何避免此类现象的出现和帮助学生中考生物复习有效性的提升,本文进行有效的策略探究。
        一、夯实双基,将易混知识条理化、清晰化
        (一)充分重视教材,准确把握教材
        材料是中考命题的第一参考对象,也就是说中考的很多题目都是在材料中进行。无论题型如何变换,最终都是要将其归结到材料的基本知识来进行作答。例如,苔藓植物喜欢潮湿的环境,可以解决阴天在森林中辨别方向的问题;在蚯蚓的体表涂抹凡士林,蚯蚓会死亡,这是因为蚯蚓是需要用皮肤进行呼吸的;这些题目都是要告诉学生想要进行解答题目,就要抓住材料深挖材料。
        (二)巧记基本概念识记,区分易混淆知识
        概念的记忆不仅仅是不厌其烦地重复,还需要巧妙地运用自身的能力进行记忆。例如:在区分心脏各部房事及相关的血管时,可借助“上房下室,右是左,左是右,左右不通,上下通;氧连动,房连静,毛细血管隔动静 ”口诀来进行记忆,不仅增强复习的趣味性,还能够有效地清晰区分开所学知识。如:在区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其表达的方式有很多种,不过通过有效的过程、条件、原料、发生的时间等进行区分。在比对概念过程中要有所侧重,能够准确地找到其突破口,进行知识点的归纳与掌握,更加准确的来区分类似的概念。



        二、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
        (一)系统梳理,专题关联
        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需要形成专题性的知识网,将知识完全掌握。例如:鲁教版生物学第四单元对人体的八大系统地介绍:其中第一章是生殖系统,第二章是消化系统,第三章是呼吸系统,第四章是循环系统,第五章是泌尿系统,第六章是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加上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动物的运动中对运动系统地阐述,此八大系统就完全凑齐。可借助生物其自身的特点为主线,进行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来进行营养方式、呼吸方式、生殖方式等多种的总结经验。
        (二)关注生物学术语表达的准确性
        在日常的学习中,错别字也是生物学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由于生物学术语表达的不规范,而导致在考试中丢分。如:肺泡的‘肺’字经常被写错,对皱襞的‘壁’、小肠绒毛的‘绒’字、鸟类的‘翼’和昆虫的‘翅’等,学生要进行针对性的复习,避免考试中提笔忘字和乱写的现象。
        三、关注热点,链接中考
        近些年中考考察的内容发生巨大的变化,主要是针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在进行知识点复习过程中,学生要加强理论知识,将生物学知识与当今热点焦点话题相结合。如环保问题、基因问题、禽流感问题、艾滋病问题等,此类问题都有可能成为中考中命题材料的背景。主要是考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当中。
        中考复习使用习题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力求做到‘解析一道题,解决一类问题’的能力。在复习尿液形成的两个阶段中,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都需要学生在通过不断的习题,进行正确的理解。
        四、重错题的整理与反思,注重对审题能力的训练
        在复习过程中,要经常对所应用的训练题中的错题进行分析,查缺补漏,能够明确自身需要复习的目标。对其复习效果可有效地提升,帮助学生对是生物复习显著提升。
        在考试过程中,很多学生之所以丢分并不是因为不会,更多的原因是马虎造成的。没有看清题意便下笔进行解答。如:选择题要求选择‘不正确’,而学生却选择‘正确’的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训练和测验中要保持沉着冷静的审题习惯,审题或许没有技巧,但是只要细心便可以避免马虎丢分。审题过程中要善于咬文嚼字,将每一个字和词都要理解做出准确地判断。
        提高中考生物复习的效率有很多办法。教师要勤于钻研,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自身教学和复习手段也要有所提升。能够帮助学生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并做到精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复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完成中考的生物复习工作。
参考文献:
[1]高婷.浅谈初中生物中考专题复习策略[J].新课程,2020(27):235.
[2]唐倩,张锋.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生物单元复习课设计——以“生物与环境”单元复习为例[J].中学生物学,2020,36(05):34-35+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