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9月   作者:李本军 李瑛 王正芳
[导读] 数学课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该向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愉快的交流机会,调动学生的脑、手、眼、耳和嘴,让学生动起来,从而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广安区长乐小学校  李本军  李瑛  王正芳

内容摘要:数学课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该向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愉快的交流机会,调动学生的脑、手、眼、耳和嘴,让学生动起来,从而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互动  能力  快乐
        正文:教学改革二十多年来,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在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数学课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该向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愉快的交流机会,调动学生的脑、手、眼、耳和嘴,让学生动起来,从而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一、让学生学会读数学课本
        1.读疑结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然而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小学生独立阅读往往只满足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在指导阅读时,第一,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第二,质疑要鼓励“标新立异”。比如:教学“分数化成有限小数”时,强调的是“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 以外,还含有其他质因数……”初读时,可先设疑:这句话中哪些字词重要?怎么理解?细读,再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就有“为什么书上要讲的是一个最简分数”的疑问出现。此时再问:换成是“一个分数”结论还成立吗?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思考。最后精读,让学生边读边想举典型的例子。读疑结合,发掘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2.以“动”带读。以“动”带读就是边读边让学生做做、画画和写写。有很多问题就要让学生学会边看题边画线段图、几何图或简单列出条件、问题以帮助解题。如画平行线可以先让学生自学,看一遍书上的画图的步骤,以求对平行线画法的初步感知。再按书上的步骤,边看边试画一组平行线,进行比对。最后教师再简明扼要地抓住重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画平行线,也学会了如何看书学画法。
        3.读议互补。即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相互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相互协作以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读议,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思考、讨论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二、在说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1.抓住过渡比较说。在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依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注意承上启下,每教学应该新知识点都安排了复习题、准备题来架设新旧知识的桥梁。所以,让学生说说例题与复习题有什么异同,在解答上有什么区别。
        2.感知实例抽象说。在概念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感知一些实例,通过语言描述建立表象,从而理解概念。比如学生对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常常搞混乱,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先感知实物,再丢开实物想象而后勇语言描述,就可以避免混乱。
        3.凭借图表想象说。教材中的线段图、插图等就是用来让学生看图说意思、看图编题解题的,从而提高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紧扣问题启发说。教材十分重视学生对问题进行判断、推理 ,要求学生自己归纳结论,自己进行分析比较,并设计了许多问题,让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进行思考。比如教学分数乘、除法的计算,要求学生总结计算法则;教学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要求学生比较一组题中几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各把谁看作单位“1”?在教学中,应紧扣这些问题,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运用创新说。为了拓展学生创新意识,在练习中,可以组织编题训练和一题多解训练。比如解决问题“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160千米,照这样计算,要行驶560千米,需要几小时?”的解答,就可以放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积极思维,相互交流,归纳出多种解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三、在情境中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互动与共同探究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师精心创设一个互动的情境,就显得十分必要。
        1.操作互动。让学生动手操作(画、量、剪、拼、摆、说等),不仅可以锻炼动手能力,更能够开放智力。
        2.人“机”互动。这是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方法。
        3.合作互动。小组协作、讨论是最常用的合作方式。在小组中,优等生充分发挥、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学生学习交往练合作、设置障碍促合作、创设条件多合作、取长补短乐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浸润在友好的温馨里享受竞争的快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