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单军平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快速深入与发展,各年级和各学科都开展了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
        单军平
        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邮政编码:32210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快速深入与发展,各年级和各学科都开展了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高中化学这门学科同样也不例外。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逐步开始了信息化教学的教育尝试,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化和综合化发展,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就要充分重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完善与优化,为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和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文首先简单讨论了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的优势,然后分析了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的现状,最后探究了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的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者的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
        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领域逐步开始应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设备,信息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行之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将具有较强理论性和抽象性的化学学科内容具象化与简单化处理,这能够为是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打好坚实的课堂教学基础。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在素质教育为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更为多元化和自主化的教学优势,是现阶段新课程改革与教育理论优化的产物,在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
        1.1能够促进知识体系的具象化发展
        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就在于其化学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质量,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化学知识在学生的学习视野中呈现出了过于抽象的学习难题,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则能够有效的将枯燥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理解难度较小的具象化知识,能够给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学习感受。
        1.2能够丰富学课堂教学内容
        信息化教学能够充分集中各类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资源,并通过系统化的整合来将更多的化学基础知识融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当中,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视野和丰富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具有较好的补充与完善作用[1]。
        1.3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
        在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当中,明确指出了高中化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信息化教学则能够预留出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同时其应用的各类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也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与资源,有利于充分提升学生课堂学习与探究的自主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现状分析
        2.1教学资源混乱
        教学资源丰富是现阶段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要优势,同时也是其发挥拓宽学生眼界与认知作用的关键所在,但部分教师在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时引入过多的网络和课外教学资源,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额外教学资源的接受能力,最终应用到课堂中的教学资源过于混乱,拓展性教学资源的占比过大,挤压了课堂教学环节的时间,导致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资源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和发展[2]。
        2.2教学方法单一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信息化教学在部分教师的眼中仅仅是将教材的内容搬运到PPT课件当中,以视频和图片的形式稍作处理用以课堂讲解,不可避免的导致信息化教学出现形式化和表面化等问题,教学内容与具体的教学方法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和讲授式方式为主,并没有灵活的应用各类信息化功能和教学资源来提升课堂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和形象性,对于核心素养教育来说起不到明显的效果。


        2.3课堂教学节奏不合理
        从部分学生的角度上来说,高中化学这门学科的部分内容难度较大,学生必须首先将基础知识内容全面理解后才能进行实践应用和拓展性学习,但部分学习基础与成绩较好的学生学习的节奏较快,此时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明确各阶段学生的学习进度,就会直接导致课堂教学节奏过快或过慢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与理解的深化。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究
        3.1创设生动形象的化学教学情境
        在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就可在充分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化课堂教学情境,以学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案例与内容来充分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并且可在此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的各项功能来增加课内趣味性的课堂教学因素,并且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情境来降低各类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以此来充分提升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和深入性,促进学生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方位成长与发展[3]。
        例如,在“硫及其化合物”这些课程的课堂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在教学目标“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学会利用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和漂白性设计实验来鉴别二氧化硫,能够客观对待硫化物的用途与危害” 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首先在课堂导入阶段分发硫磺皂实物和播放视频《火山口的硫磺矿》来充分吸引学生的看法学习注意力,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而后以图片展示和讲解提问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从而充分利用信息化创建的课堂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科学态度。
        3.2开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模式是现阶段一种较为高效的化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中化学教师就可适当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实践,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取长补短,同时也能够让小组中的优秀学生带动一般的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学习。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常会对合作探究出的学习成果有更深的理解与印象,这对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质量的提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例如,在“反应热”这一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在正式开始教学前制作相应的知识网络微课视频,然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播放提前制作好的简短微课,并在此过程中提醒学生做好重点记录,然后提出几个中心问题来让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与探究实践,在学生讨论和回答完毕后再进行后续的教学进程。
        3.3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
        高中信息化教学的评价体系主要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来构建,这三方面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息息相关。在学生的课堂评价过程中,教师就可着力运用适当的鼓励性和批评性教学语言来在信息化教学课堂上实时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表现,同时也可对学生的课堂发言作出鼓励性或纠正性的评价。在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方面,教师就可依据实时的课堂表现和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来对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效果进行综合的考量,以此来同步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专业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与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如出一辙,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就要充分重视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与完善,创建生动形象的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开展小组合作式自主探究实践活动,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全方位优化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以此来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化学课堂学习质量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海文.浅析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学周刊,2020,(4):7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4.072.
        [2]郭嘉琪.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微课教学探讨[J].文渊(小学版),2020,(1):682.
        [3]陈锦芳.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开展高中化学互动式教学[J].文渊(小学版),2020,(1):6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