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职院校学生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乔早早
[导读] 学生会是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重要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
        乔早早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学生会是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重要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大学生独立开展工作,锻炼和展示自己的重要平台。目前在高职扩张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生源也更加复杂。因此,针对学生管理方面,只凭借学校、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学生会则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愈来愈明显。但现今高职院校学生会的建设和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笔者所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会管理方面出发,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改革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学生会建设和管理;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改革
1.我院学生会的概况
        我院学生会主要实行的是主席团负责制(一名主席,两名副主席),主席团下面涵盖8个部门,即学习部、生活纪律部、文娱部、体育部、社会实践部、女生部、心理部,宣传部。每个部门有正、副两名部长,部长下面有多名干事和成员,以此形成“金字塔”式的学生会管理结构。主席团的三人总体负责学生会的所有事务,同时也会根据每个主席的工作和性格特点,让其分管不同的部门,实行首问负责制。
        学生会的常规工作主要如下几项:学期初的新生接待工作,包括迎新的宣传和布置、协助班主任处理新生事务等;新生军训期间的军训跟进和后勤服务工作;学生会的招新宣传和面试以及各部门团建活动;各项学生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学生上课的考勤监督、每周的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学期末的班级考评和综合测评等。
2.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当前我院学生会建设和管理中仍存在如下问题。
2.1学生会干部选拔制度不完善
我院学生会干部的选拔主要采取的是自愿报名和上届主席团及部长推荐相结合的原则。上届的学生干部可能会凭借个人经验或者人际关系挑选下一届干部,带有较大的主观性,选拔过程没有严格的标准,并缺乏广大同学的监督。这样就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自身素质不过关的同学靠人际关系做到学生干部,而这样的学生干部上任后会缺乏威信,对学生会管理产生不良影响。
2.2 学生会干部任期较短
        高职教育的学制是三年,我院大部分专业大三都是实习,所以学生在校的时间也就只有两年。通常新生入学半学期时会申请加入学生会,作为学生会成员锻炼大半年,大二第一学期就会因突出的综合表现继续留在学生会担任学生干部。因此,每个学生会成员在学生会的时间大都不超过两年,担任学生会干部也就一年时间。
        很多学生在做学生会成员的时候,都是学生会主席或者干部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不会去主动解决问题,他们还没学会怎么担任学生干部就匆匆走马上任了,所以在上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在熟悉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等到他们觉得自己能胜任的时候,也没有时间将经验传授给下一届了,无法形成“传帮带”。这样一来,就会导致部分学生会工作都是在摸索中进行,锻炼时间较短,经验传承也较少。
2.3学生会成员创新意识不强
        大部分学生会成员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导致我院学生会在工作形式和内容上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每年的活动都是上几届学生会举办过的,当然我们不完全否定学生会活动的“传承性”,但是每次活动几乎都是照搬照抄,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活动质量不高,因此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不强。而且大多活动都是依托有关节日的迎新或者文化节开展,活动开展的形式比较单一,一些围绕专业开展的活动,也很难将专业特点和活动完美融合。学生会工作内容常年不变,工作方式和理念也是一成不变,限制了学生会的创新发展。
2.4 学生会部门划分不合理
    目前我院学生会仍然存在部门设置冗余、职能划分不合理的问题。有些部门在职能上有重叠之处,导致部门执行力下降,容易出现互相推诿工作的现象。另外,学生会部门职能划分不合理,可能出现各个部门工作量差异较大的情况,也有学生干部反映“干活的总是那几个部门,总是那几个人”。

这也会使各部门工作上产生矛盾,配合度不高,影响学生会的正常发展。
3.改革途径
3.1完善学生会干部选拔机制
        提供学生会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建立完善的学生会干部选拔机制。通过相互交流、建立学生干部档案和弹性聘用的方式提升学生会干部能力。
        指导老师在平时工作中,除了与主要学生干部交流接触外,也应多与学生会干事和成员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平时表现。要“下宿舍、下课堂”,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引导他们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建立学生干部档案,档案中应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习成绩、技能证书、特长、获奖情况、组织策划的活动及自身工作总结等。定期更新和公示学生干部档案,以此监督学生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学生会干部选拔时,指导老师除了听取上届学生干部的推荐意见外,更应该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和能力,综合多方面因素选出学生会干部。同时建立学生会干部弹性聘用制度,采取定岗不定人的方式——“能者上,庸者下”,进一步提高学生会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干部保持初心和热情。
3.2 使用与培养并举
        学生会干部是学生会的骨干力量,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会干部任期短,更新比较快,因此要把学生会成员的培养工作作为重点长期工作来抓,在使用学生中培养,在培养中提高学生会的整体战斗力。学生会指导老师要定期对学生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好时间节点和社会热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将学院和专业特点与活动开展相结合,打造自身特色品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为学生提供了强大的学习动力。通过举办活动和日常教育,让学生会成员明确学生会的性质以及自身的职责,有效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为学生会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3优化学生会部门设置
    根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下发的《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高校学生会改革要坚持精简原则,“工作部门一般不超过6个”,“除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和工作部门成员,均不设置其他任何职务”。因此,要进一步优化学生会部门结构,职能有所重叠的部门采取合并、撤销的措施,有效划分各部门职能,各司其职。比如我院的文娱部和体育部都是负责策划和组织文体活动,在整合后部门可以更加明确所承担的责任,防止出现责任推诿的现象。根据部门性质和特点,合理分配岗位,精简人员,让每位学生会成员都有事可干,避免出现人员冗余、只占其位不做其事的想象。
4.总结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不断向前发展,做好高职院校学生会的管理和建设工作也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长期工程。如何加强学生会的管理与建设,更好地服务学生,这是每个高职院校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要及时思考和发现学生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不断探索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与学生相适应的学生会科学管理体系,正确引导学生,增强高职院校学生会的生机与活力,使学生会在高职院校环境中发挥其最大价值,也使每个学生会成员都能在学生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 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 (研究生会) 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 [Z].2019-10.
        [2] 刘姝利. 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学生会管理制度研究[J]. 黑龙江科学,2020,(02):130-131+135.
        [3] 李辉,丁磊.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再出发”问题研究[J]. 高校共青团研究,2019(Z1):161-165
        [4]俞雪娇.高职院校学生会建设与管理的途径[J].科教导 刊,2015(18):178-179.
        [5] 杨轶.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会建设与管理的途径[J].职业教育,2017(05):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