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有效唱歌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杨融宽
[导读] 音乐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鉴赏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杨融宽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100
        摘要:音乐教育作为我国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鉴赏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音乐教育中包括了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以及歌唱水平的锻炼,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思维能力和认知的不断成熟,使其处于乐于接受音乐学习的黄金时期,然而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变声期等一系列客观因素影响,如果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歌唱教学就成为了音乐教师所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将对我国初中教育阶段的歌唱教学进行研究,通过对现阶段的中学歌唱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开展合唱教学鼓励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关键词:音乐教育;唱歌教学

一、引言
在音乐教育中歌曲演唱更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抒发和表达学生的内心世界,歌曲演唱也成为了初中阶段学生表达自身思想感情进行情感宣泄的重要方式。由于中学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一独特的生理发展时期,受到嗓音变声期的影响部分教师就如何挑选适合学生演唱的歌曲,而对歌曲演唱避而远之,造成了当前众多初中音乐课堂,大多以音乐鉴赏为主,忽视了歌曲演唱对于中学阶段学生兴趣发展的重要意义。歌曲演唱作为最为直接和简洁的音乐表达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唱歌艺术中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班级合唱的方式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一种集体参与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更好的通过歌曲演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开展合唱教学的意义
        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目的,应当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音乐课堂中感受到音乐的都有魅力,因此作为教师,让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到音乐形式的表达也是教育工作的重点。通过进行合唱的方式,能够让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体会到音乐所蕴含的独特魅力,通过集体合唱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标准,从而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从合唱中收获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不同于单人演唱,合唱的魅力在于通过集体的方式来对思想情感进行抒发和表达,从视觉表现上来说合唱方法所带来的情感共鸣,将对学生们进行激励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如何开展合唱教学
        兴趣和热情是唱歌教学的必要条件。兴趣作为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重要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热情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在进行歌唱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注重的是对学生唱歌热情和兴趣的培养,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会更加主动的参与的唱歌学习过程中。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其所处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成长必然规律对唱歌作品进行选择,在内容的选择上也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息息相关,这样更能吸引学生对于歌曲内容的关注,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去表现作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合唱内容的选择能够极大的消除学生的内心排斥,将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没事关注集中到音乐本身,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唱歌热情,也有助于教师开展后续的教学工作。
        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班级合唱同传统的校园合唱相比同学之间更加熟悉对彼此的声音也相互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熟悉的优势,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统一感和整体性,并且加以一定的技巧练习来提升学生的整体音乐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使得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找到彼此声音的共同点,在不同音乐风格的转化过程中寻找班级合唱的默契。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小组编排,通过轮唱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轮唱更加考验学生之间的相互默契和了解程度,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由于学生彼此了解不足和准备不充分造成的惊慌失措局面,这就需要教师,对整个合唱教学过程进行统一的把控,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学,通过多次的培养来让学生找到合理的唱歌节奏和恰当的音乐表达方式。
        合理选择教学歌曲。在当前的音乐教材中,有着不少为合唱教学准备的歌曲内容,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自身改编,鼓励学生通过轮唱的方式对单身部分进行集体合唱,来培养学生的合唱教学默契提升学生的合唱参与程度。不仅如此,对于音乐课程的教学,教师不应当拘泥于课本内容,而是要进行丰富的拓展与开发,通过选择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来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在对不同国家文化以及民族的音乐作品进行演唱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所包含的独有魅力,并且从中感受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风土人情,使得学生在唱歌教学中获得满足。不同风格的合唱歌曲也能够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活力,例如通过选择一些优秀的外国歌曲,能够让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体会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教师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们进行音乐历史的背景和讲解,活跃学生的整体思维使其能够代入到歌曲所处的时代背景中,从而更加饱满的去进行歌曲的演唱。
        采用科学的唱歌技巧。作为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教师也应当关注学生正处于变声期这一生理特点,通过教授学生科学的发声技巧,来提升整体的歌唱水平也更好的保护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自身情感带入歌曲当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白音乐技巧是为音乐本身而服务的,从而让学生在集体合唱的过程中感受到情感的变化。同样音乐教学应当注意张弛有度,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应当进行合理控制,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抱有极高的音乐学习热情,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歌唱水平也会得到提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唱不同于传统的歌曲演唱方式,其最大的魅力在于,能够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使得学生的自主意识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因此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团队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彼此交流,互相鼓励,通过培养团队默契来提升整体的歌唱水平。
四、结语
        歌唱教学作为初中阶段音乐教学的重要一环,其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自信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团队能力的培养,鼓励开展合唱教学的方法让更多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音乐热情。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音乐对于学生成长的发展来说有着艺术鉴赏和启蒙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当从艺术和人文关怀的角度进行唱歌教学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唱歌教学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杨志微. 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情感指导有效性探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6):232.
[2]王荣荣. 中学音乐教学中发声练习的实践与探索[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 000(004):316-316.
[3]姚渭文. 初中数学探究活动有效性的实践和探索[J]. 数学大世界, 2019, 000(006):P.22-22.

作者简介:杨融宽(1996-10),男,汉族,籍贯:湖北省十堰市,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中教二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