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新思维》集体教学活动的困惑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赵永花
[导读]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文件中对幼儿园教师关于设计与组织幼儿园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赵永花
        贵州省惠水县芦山镇芦山幼儿园 贵州 惠水550600
        摘要: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文件中对幼儿园教师关于设计与组织幼儿园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在幼儿园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是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主要方法。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了解幼儿的基本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从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三个方面入手,细致入微的开展集体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当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老师来讲仍然有一些挑战和问题。本文作者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开展新思维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希望能够为相关幼儿教师带来帮助。
关键词:《新思维》;集体教学活动;困惑与思考
每个幼儿园都有自身的发展方向,而教师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时,一定要遵循幼儿园的发展规划路线,将幼儿园建造的形式多样,并且有特色课程,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集体教学活动也已经成为很多幼儿教师所探讨的话题之一,通过对不同的集体教学活动研究,可以知道在教研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问题。本文就《新思维》为例,探讨幼儿数学的集体活动实践。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教研中存在的困惑
(一)教学活动缺少创新性
        随着家长的教育意识提升,很多幼儿园也越来越关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每个幼儿园教师都应当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争取将教学活动设计的更加多样性。但是,在很多幼儿园中都会存在缺少创新性的问题。首先对于幼儿园来讲,日常的教学安排一般为18周为一个学期,在这个学期里,教师至少要组织90次集体教学活动,而活动涵盖领域较多,比如语言艺术,健康,锻炼等,数量导致集体活动的质量下降。造成这一现象有很多原因,首先,由于教师本身创造性素养不够,导致教学活动构建大同小异,缺少新鲜度。另一方面,幼儿园准备的器材相对较少。比如,在对较小的幼儿讲解数字的认识时,虽然数字很简单,但是如何让幼儿正确的理解则是比较困难的。 另外,幼儿园教学活动一般都以三段式居多,缺少其他的形式。教师在教研过程中既要展示出活动,更要经过多次练课才能将每个活动的衔接做到良好。但是很多教师意识不到教研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多教师在活动初期进行了很多预设,觉得幼儿从事这些活动不太好,却忽略教师也是活动的真正参与者。比如在社会领域活动中有如何与他人交往的活动设计,很多教师都是自己进行教研,却忽略了幼儿的参与感,甚至有的教师为了组织纪律,只让幼儿在本班进行,忽略了与其他班级的幼儿沟通和交流,这样并不能真正让幼儿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
(二)集体教学活动成果难以快速提升
        对于教师来讲,集体教研活动教研完成之后,在实施过程中总有很多差异,由于教师与幼儿之间理解能力的不同会造成效果降低。因为每个幼儿园,每个教师,每个幼儿都有各自的特点,在活动过程中不可能将教研中所有的环节完美的复制下来。除此之外,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其实与幼儿磨合了很多次,教师在选择亮相的幼儿一般都是那些纪律性比较好的,因此,教研成果并不能真正在每个幼儿身上体现出来。另外,教师的教研组织形式一般也都是听课式或者模仿式,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教研活动中,而是以观摩的状态参与,对于听课后的效果并没有进行再创造。
(三)教师缺少自主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其实很多教师都能认识到教研可以很好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但是很少有教师积极的去提升自己,在幼儿园,很多教师都是被动的接受任务,却并没有主动对教研提出一些意见和见解,教师们的教研活动也主要是为了园长布置给的任务,久而久之,教研究变成了完成任务,缺少了提升的效果。

对年轻教师而言,很难发言或者怕说错话而不发言,对于经验较多的教师而言,认为教研活动都参加过,很少去尝试不熟悉的领域,所以经验程度不一样的教师也很难达到一致性。最后,很多幼儿园在对教师的激励政策制定中缺少人性化管理,幼儿教师不仅要上课备课,还要管理幼儿和家长沟通,于是就没有了多余的精力参与教研,除了能够在省市县获奖之外,平时的教研如果缺少必要的奖励,那么教师几乎都是被动的进行。
二、关于集体教学活动的相关思考
(一)使幼儿集体活动的组织形式变得更加多种多样
集体教学活动是所有教师共同参加,因此每个人都应当对教研活动提出一些建议。针对这种现象,教研组织也可以变得丰富多彩。一方面可以改变教师在参与教研活动的状态,充分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不同形式的组织形式还能提高教师参与的兴趣,更好的激发教师者内在潜能性。比如园长可以使用小组轮换制进行教研,让每个小组都轮流担任教研的主要策划者,这样每个人都能体验一把不一样的角色,方便自己的状态提升。在教学活动展示方面,园长也可以摒弃听课记录式的方式,使用视频记录,动画剪辑,或者主题系列活动等,记录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在后期探讨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放视频让所有的教师自主发言,针对视频中的优点和缺点展开交流,这样所有的教师都可以进行教研探讨,对年轻教师来讲起到鼓励作用,对老教师来讲也可以温故知新。当然,园长也可以通过绩效考评等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成果,这样更能激发每个教师的参与性。
(二)设计具有特色化的集体教学活动内容
   虽然教学活动是所有的教师一起参加,但是活动内容却可以千变万化。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特色,而这些特色就包含很多课程。这些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每个幼儿教师集思广益,进行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即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活动也可以进行反复的操练,形成具有特色化的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让内容特色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受到教师专业素质以及教学经验等的影响。另外,幼儿园自身的办学特色也是内容特色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比如《新思维》数学集体活动,需要让幼儿在进行游戏、实践中,去学习到知识,一般都会引入一些生活化的事物,或者创造一个学生可以接触的大自然的环境。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这一主题设计教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大自然中的数学知识,不管是数字、还是关于形状,带领着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去了解一些数学的知识。又或者,可以借助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比如种植,采摘等进行数学知识的教授,一个教师负责带领几名幼儿从播种,浇水,施肥到收获,让幼儿学会观察和记录。如果条件有限,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室内种植一些大蒜等容易成活的植物,在班级制定一个自然角,让幼儿自主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指导幼儿植株大小、时间长短、叶片的多少等数学知识。
(三)设计系统长期的教学活动目标
   教学活动目标是一个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参考,教师在进行集体教研过程中,首先应当制定可以落实的教学目标,这样可以脱离教研制度而存在,共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系统化的教学目标可以为教师规定在任务开展过程中的任务内容,进度,形式等的规划,这样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促进教研质量的提升。园长可以制定一年甚至五年之内的长久目标,这样才能让教研不断前进,让教师充满活力。
总结:
综上所述,在开展新思维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提前研究好活动实施的注意事项,并且在场地,器材等的选取上也要做到科学有序,因地制宜,活动结束之后,教师也应当进行反思,不断发现问题,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互相探讨,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林菁. 《指南》背景下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J]. 新课程(综合版), 2019(1).
[2]王金莲. 开展具有创造性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开展[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33):25-26.
[3]王情. 优秀影视作品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的启示——新视角浅析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的质量提升[J]. 启迪, 2019(4):60-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