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同玉
辽宁省瓦房店市第一初级中学 116300
摘 要:情感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感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初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重视情感教育的实施,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情感教育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开展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实施对策
在教育事业大力发展的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果教师继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厌学心理。相比之下,情感教育的引入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探讨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一、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是指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实现情感、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共同发展[1]。这表明情感教育符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注重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情感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情境性。在渗透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通常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情感情境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2)感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往往会相互感染,形成共鸣。教师在课堂上表露情感会对学生产生刺激,导致学生形成类似的情感。(3)人文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个性发展是情感教育人文性的重要体现,能够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实现思维、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4)创造性。情感教育的实施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手段、内容,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这也体现了教学的创造性。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对策
(一)巧妙设计情感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的设计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整个课程的节奏和教学效果。许多教师在导入过程中为学生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愿望,从而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情感激活。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地渗透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导入环节中,巧妙地设计问题情境,通过问题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同时使学生在问题探究中获得体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
例如,在讲解《法律为我们护航》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导入环节:“同学们,社会上有许多不法分子为了谋取钱财而采取了抢劫方式,对这种犯罪行为你有何看法?如果有人对你实施抢劫,你会怎么做?”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自然会在情感氛围中讨论问题,此时的课堂气氛会变得更加活跃。有的学生回答:“好汉不吃眼前亏,把钱都给他再报警。”有的学生说:“给钱但不报警,害怕受到报复。”对此,教师可以引入本节课内容,教学学生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二)完善课堂教学设计,有效融入情感元素
在教学实践之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为情感教育的实施打下基础。因此,初中道德与法律教师应该努力将情感元素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创设合理的情感教学氛围,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实现身心健康成长[3]。
例如,在讲解《让友谊之树常青》一课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基于友谊情感元素,来思考“如何处理我与朋友之间的冲突”,“如何构建朋友之间的友谊”等等,帮助学生学会长久维持友谊,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之情。
(三)构建情感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情感教育的实施应与特定的情感教学情境相结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更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4]。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情感体验环节。为了创设情感教学情境,教师必须清晰地把握教学目标,并将教学内容与情感体验联系起来。
例如,在讲解《爱在家人间》一课时,教师应先确定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情感的表达,找出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学会与父母相处和沟通的技巧。然后,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关于家庭、父爱、母爱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观察电影人物行为,并与自己的父母进行比较,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在这一部分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哪些表现出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哪些是自己对父母的爱,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四)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升华学生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与教学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在知识讲解环节中结合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要开发实践性教学活动,为学生实践学习创造条件,确保学生深入掌握理论知识,有效实现情感的升华[5]。
例如,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清扫街道、公园等活动,为学生参与服务社会提供条件。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利用为学生播放生态环境污染的相关视频、从而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服务社会有全新的认识,尊重环卫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规范日常生活行为,并付出行动保护环境,增强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总结,让他们在讲台上解释自己的感受,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实施情感教育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和情感。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意识到情感教育的价值,积极在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中灵活引入情感教育,构建情感教学情境,有效地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科技资讯,2020,18(8):166,168.
[2]米热尼沙·那斯肉拉.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J].魅力中国,2020,(37):196.
[3]高红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分析[J].家长(上旬刊),2020,(6):73-74.
[4]徐斌.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渗透情感教育[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7):132.
[5]王梦男.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24):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