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高杰
[导读]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美育的重要手段,作为中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工作者,
        高杰
        新疆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   831300
        摘要: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美育的重要手段,作为中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美育,并把美育贯穿于美术教育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在美术教育中融入地域特色文化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民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一个大学生的社会担当,以高品质的艺术作品弘扬社会正气和中华美德。
        关键词:美育;中职院校;美术教育
        美术教学具有美育功能,美术教学与美育教学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在美术实际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优化美术教学组织结构,提升学生美术作品欣赏能力,培育学生审美修养与艺术鉴赏能力,实现美术教学开展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方法。
        1中职院校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学前阶段、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美育工作做出了顶层设计。中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精英的重要阵地,应该把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推行美育是中职院校现阶段发展的重要决策之一,在对学生自身审美能力提高、拓展眼界和想象力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另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在事业方面的发展。
        2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的方法
        2.1融入生活,渗透美育
        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理念“教育即生活”的提出,为美术教学融入美育教育提供契机,并且推进美育教育与生活的衔接,实现美育教学在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渗透。美术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艺术家优秀作品的创造,都与生活元素、现象以及自身生活经验关联密切。相比较枯燥的美术文字教育形式,生活中的风景、事物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美术学习主动性,以此培育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美术教学中,美育教学的融入,可以推进美育、美术、生活的相融合,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美育教育。例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以美育教学为导向,根据美术课程内容的指引,引领学生走出教室,融入到大自然中,开展写生。首先,在课前引领学生预习美术课程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课前传递一定的绘画技能;其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写生,引领学生进行观察,获取大自然的美的信息,之后运用绘画技能将自身喜好的事物、景色进行创作,在学生创作实践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技能知识的传递,增强学生创作实践能力,以此使学生运用创作媒介更好地记录大自然,增强学生美育教育,培育学生艺术创作热情与兴趣。学生在生活化的美术创作中,只有通过观察获取美,才能够在实践中以美为导向,记录、创造美,达到有效的美术教学目的。
        2.2创设情境,品味美感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通过情境创设教学方法的运用,优化美术教学模式,发挥美术美育教育效能,助力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育。以往美术教学方法、内容形式的单一性,使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热情不足。

而将情境创设教学方法运用到美术教学中,不仅推进美术与美育教育的融合,更能够为学生提供美术实践平台,引领学生感知美、品味美。情境创设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助力美术教学的开展,推动美术抽象知识向生动化模式转变,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氛围,发挥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对美术信息知识的深入理解。在美术教学中,不仅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鉴赏,学生更要学习相关的美术专业知识内容,而这些美术专业知识具有抽象性特点,使学生对美术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彻,影响学生对美术课程的进一步学习。而通过情境创设教学方法,能够优化美术教学结构组织模式。例如:在讲解绘画技能时,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创设绘画情境,将抽象课程知识图文并茂地展示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使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学习、探索、理解绘画技能,之后教师以情境教学为导向,开展情境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展示自身绘画技能,使学生在实践中促进对绘画技能的理解、运用、掌握,从而降低美术专业教学难度。
        2.3融入实践,创造艺术之美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对当前教育失衡问题提出新的教育指示,要求教育的实施既要重视理论教学的开展,更要重视实践与理论融合性开展,打破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弊端,构建系统性、整体性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培育。在此背景下,美术实践教学的开展,使美术教学不再停留在对美术理论知识学习、认知层面,更多地向美术实践、美术创造、美术创作方向发展,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动力,使学生融入到美术实践中,以自身能力创造艺术之美。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融入美育教学,需要重视美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性开展,以实践教学开展的优势创造艺术之美,进而培育学生美育。例如:将美育渗透到美术教学中,重视美术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以美术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自由活动的平台,让学生思考、讨论、创造艺术之美,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的有效性培育。
        2.4以网络进行美育
        将美育教学融入到美术教学中,通过美术鉴赏课发挥美育教育效能,推进美育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性融入。优秀美术作品欣赏是让学生认知、理解、发现美的最好路径,学生通过欣赏美术作品,领会艺术作品中的内涵美,能够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自身绘画作品创造中将这种美融入其中,凸显作品创造的价值。同时,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够获取与作品相关的时代信息,为学生今后发展助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在美术教学中,通过鉴赏课进行美育教学,符合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需要。例如: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多元化的美术作品题材,让学生欣赏,在欣赏中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与他人之间讨论,在讨论中获取较多的作品信息,以此更好地获取艺术作品中的艺术之美。通过美术作品欣赏课的开展,教师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并且渗透较多的作品信息内容,使学生更好理解作品意境,包含艺术家要传递的思想情感、文化背景等信息,以此达到对学生美育的培养。
        3结语
        研究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十分必要,不仅是美术教学中美育教学得以有效性渗透的需要,也是美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得以优化的需要,更是学生美育培育、综合素养提升的需要。因此,在美术教学中,重视美育教学的实施,打造美育教育平台,引领学生认识美、欣赏美,提升美术教学质量,进而彰显美育教学融入美术教学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建华.美育视角下高职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以《中国画基础》为例[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8(1):56-62.
        [2]张宗登,张红颖.论民间工艺美术的美育价值:以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0):136-137.
        [3]丁瑗.美育托起中国梦: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创新教学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231-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