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霞
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启东 226200
摘要:分层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式教学方法,它的出现能够有效落实因材施教理念,实现分层教学。文章也将着重分析分层教学法的定义,探析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课堂的应用作用,从做好学生分层工作、制定分层目标、分层课堂提问、分层开展实践、分层有效评价五个角度入手,探析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中职计算机;教学应用
计算机专业是中职学校的重要专业,尤其是在信息社会这一大背景下,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因此,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要注重人才培养,优化专业教学。实践检验,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具有积极作用,它能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有效进行计算机专业学习。
那么如何发挥分层教学法的积极作用,巧分层,趣教学呢?
一、分层教学法的内涵
顾名思义,分层教学法就是将教学的多个环节做层次化划分,通过学生分层、目标分层等多个层面的分层,遵循因材施教理念,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制定确定且科学的教学活动。
这一教学模式特点鲜明,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多样性、灵活性等。这也要求学科教师在应用该教法时要恰当把握,有效利用。
二、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作用
之所以强调将分层教学法有效应用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课堂,实现“趣教学”,其原因如下:
第一,分层教学法能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多元智能发展,是对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遵守与落实。能够让学生获得自尊、自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该教法辅助下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第二,分层教学法是对原有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突破,它改变了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化教学模式,学生获得了相对自主、自由的学习空间,无论是分层实践、分层提问,都兼顾每一个学生,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分层教学法的出现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表现。有效地利用该教法,实际上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与时俱进的表现,能够满足教育改革需要,推动计算机专业教育发展,符合人才培养需要,更好地培养出计算机人才。
三、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1.调查摸底,学生动态分层
分层教学法实施的前提需要先划分学生的层次,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尤其是中职学段的学生,他们从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情感、智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应当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同时在分层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要点,第一即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学习需要,如有的学生对我自我有较强的突破和改变意识;第二,要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
在抓住这两个重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学优生的基础知识扎实、接受能力较强;中等生的基础一般,有一定上进心。学困生学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
当然,为了保证分层的动态性。教师要适当的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进步情况做层次调整,引导学生逐渐从B到A,从C到B,C层逐步解体。
2.目标确定,目标科学分层
在动态划分学生层次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教师要对教学目标做出科学的划分。教学目标不仅导向着学生的学习,更导向着教师的教学。实际上,科学划分教学目标也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科学备课的重要表现。
中职教师应当在备课时对计算机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大纲要求,将教学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对应,以此作为教学目标的确定。
如在进行“Word自选图形”知识讲解时,面对学困生,可将目标设定为基础知识的讲解,对基础图形绘制操作教学;面对学优生,教师则可以要求学生能够在上述基础之上,能够对图形进行简单变化、格式转化、图形组合等。这样的教学目标有难有易,恰当对应学生,符合分层教学法的教学需要。
3.课堂提问,提问恰当分层
问题是衔接教师和学生的最主要载体,它能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且以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即再理解和再接收。过去很多教师更习惯在提问的过程中挑选一些学优生来回答,甚至自问自答。实际上这导致许多学生不再具有积极性,问题“促思引学”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要注意恰当提问,分层教学。
首先,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问题进行划分,难的问题选择学优生回答,简单的问题选择学困生回答。这样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和教师互动,有机会思考问题。其次,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待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空间。如学困生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学生、鼓励学生,给他们的思考时间应该长一些。这样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计算机课程学习中,满足分层教学应用。
4.实践开展,实践有效分层
当然,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专业。学生们不仅要熟练地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更要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真正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实现对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中职计算机教师可以在分层理念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进行组队搭配,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
这样学生们之间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实践,学生们获得了实践的自主性。同样能够互相成长,实现智慧的交互与传递。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对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有着重要价值。
5.评价落实,评价多元分层
无论是对于哪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少不了鼓励、评价。
对于学优生,中职计算机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认可与警示并行。要让学优生戒骄戒躁,让学优生能够学会不断的突破自我,且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当以引导为主,充分贯彻“言已尽而意无穷”的作用。对于学困生和中等生,中职计算机教师要以鼓励为主,要让这两个层次的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与关注,这样能够让他们获得无限的自信心。且教师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就事论事,这样的评价具有针对性,且更能够调动学生的计算机学习积极性,进而在分层评价与鼓励之下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课堂效率。
结束语:
正如上述所说,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课堂的教学应用具有必要性。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分层教学法内涵,探析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落实上举措,在合理分层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提升效率。
参考文献:
[1]姜汉龙.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3(18):339-340.
[2]王怡丁.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乐园,2020(07):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