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冯林
[导读] 微课教学是指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通过音频或视频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教学方法。
        冯林
        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七中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微课教学是指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通过音频或视频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教学方法。: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并能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这也就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并能将探究所得的信息技术原理应用到学习中。本文主要探讨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现在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方法,具备信息技术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在以后的学习中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中学信息技术的学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如果学生积极性不高,就很难学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微课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
        一、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和多媒体的发展,对教学方式的变革有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来丰富自己的课堂,使课堂更加形象生动、高质高效。微课教学是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用一些短的视频或音频的形式开展教学。微课教学较为直观、形象,能够丰富课堂,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掌握理论。另外,初中信息与技术的学习需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形成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领会不够深入,所以忽视了信息技术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只是单纯的讲授计算机相关知识和理论,以及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和简单应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很难被学生真正理解,同时课堂也较为枯燥,学生无法很好的归纳和总结知识,所学到的知识以碎片化形式储存,很容易被遗忘。而微课正好能通过直观形象的视频给学生展示理论内容,帮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同时学生对课堂中加入音频或视频较为感兴趣,会更加投入课堂中,这样对教师构建高效课堂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利用微课导入,激发学生主动性
        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中学信息技术的知识较为抽象和复杂,如果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按照传统的讲授式,让学生被动的听,那么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且也很难充分的理解和掌握知识。[1]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微课导入,让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闪客之门》这一单元的学习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Flash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能学会用Flash制作简单的动画,并能感受制作动画的乐趣。所以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或制作动画的微课视频作为导入,让学生对动画的制作产生好奇,这样教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理论。

[2]
        (二)利用微课,指导学生实践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强的学科,课程中很多知识点都需要学生实践操作。所以实践是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对于中学生而言,在实践中更能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乐趣。对中学生而言,他们对实践课程的积极性远高于理论讲解的课程,而且通过实践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所以中学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时候需要多开展实践活动。[2]但是学生在进行实践时,需要教师的逐步指导,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需要多次练习才能掌握一种技术。所以教师可以将实践操作的步骤制作成微课视频,这样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时,可以通过视频的指导进行练习。例如在《变相怪杰》这一课内容的学习中,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巩固使用绘图工具,并能编辑图像、创建补间形状等等,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然后再指导学生实践,并在课后将操作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自行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更好的掌握操作的步骤。
        (三)利用微课因材施教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操作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教师不能一一指导。另外教师在每一节课教授的知识和技能中,学生掌握的情况也是参差不齐。微课教学则可以弥补在教学中出现的学习效果不均衡的现象。[3]教师可以将每节课的重难点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分享给学生,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在《变幻莫测》这一单元的教学中,重难点是对帧、图层等概念的把握,以及绘图类工具的操作方法。教师可以以不同的概念或操作为主题,准备不同的微课,帮助学生在课后能够巩固复习,对于学生在课上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能够重复理解和练习。这样就有利于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也会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效率。
        三、结束语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结合中学生的特点,带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更好的适应互联网加的时代,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和获取信息。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对于较为抽象的学科知识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需要创新课堂,灵活开展课堂教学,运用微课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上,更能获得学习的能力,以及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能力,主动将知识构建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帮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吴迪.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J].学苑教育.2020(32):37-38.
        [2]张坚.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108-109.
        [3]廖海燕.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写算.2020(35):2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