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龙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三中学 414122
摘要:在全球数字化高度发展和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下,微课在学科教学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主要特色是小、短、精。微课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和高中生的学习特征高度一致,符合高中生的信息技术学习需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和创新素养。当前多数高中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仍旧采取传统“灌输讲授式”理论传达的教育方案,教师只是根据《信息技术》教材大纲的要求,对涉及到的网络通信、数据管理与分析、三维设计与创意、人工智能等内容进行讲解,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识,这使得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形式化、程式化问题严重。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引言
微课教学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可以解决传统教育中更抽象的知识理论问题,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这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使用微课制作录像有助于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
一、微课的含义
微课是当前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基于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下所产生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微课的时长通常在7到10分钟之内,具有时间短、针对性强以及快速学习的特点,可以满足学生对各种知识内容的学习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是综合了图像、声音等各种形式的教学视频,主要围绕教学内容的某一知识点,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以进行在线播放观看。微课主要是以图片或视频形式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重难点进行详细教学的全部过程。而信息技术对于当今社会而言是一门非常有用的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通过借助微课进行辅助教学和使用微课教学,能为教学环境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使用微课教学可以提升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微课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这些优势为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捷的学习台。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一)学生信息素质差异大
学生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在家庭环境、教育水平、对自身认识、信息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信息技术学习的起点是不同的,某些学生从年幼开始接触计算机,并熟悉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这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拥有更多的信息技术基础,而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在以前的学习中,使用计算机的机会较少,对信息技术教学有一定的抵制心理,进而导致学生无法真正融入到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因此,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面临两极分化。熟悉计算机的学生,能够迅速实现他们的学习目标,而对计算机比较陌生的学生则不能跟上他们学习的节奏。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信息技术教育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学生缺乏创新思维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讲授知识点的时间往往太长,学生应用知识进行操作练习的时间很少,而且一旦课堂结束,他们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进行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创新思想没有得到充分地发展,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也没有得到利用。只有通过改进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和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合理的计算机工具,才可以使整体的教学质量有所保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观察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行为可以看出,许多学生对教育机构的信息技术学科重视不够,就导致整体的教学出现较大的问题。
三、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一)运用微课延展教学阵地
在对于高中生开展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利用微课教学手段可以顺应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并与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结合,开展分层教学。由于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的掌握程度都具有差异,所以如果教师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仅会影响学习进度慢的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会影响到学习进度快的学生出现烦躁心理。而通过微课视频开展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搜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是通过各种检测活动,查找学生的学习难处,使教师在准备环节,可以制作关于这些问题的微课,要求学生接收视频之后,根据学生自身的知识欠缺点合理地选择微课视频。而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能够深化知识,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依据学生能力开展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每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由于学习兴趣、专注程度和理解能力的差异,难免表现出学习成绩上的差异,这就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学生合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精心录制符合每个层次学生的微课视频,使学生获得最有效、直接的引导。这样,学生能够基于自身信息技术水平进行有效的学习,并突出微课视频的开放性、针对性和教育的重复性,从而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视频,并在观看视频时做好标记和笔记,解决自己学习和应用中的困惑,以逐步提高个人的理解能力。将分层教学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为学生提供有效帮助,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把微课视频划分为三个层次,包括人工智能概念、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带给我们的体验。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三)创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高中信息技术微课在线教学视频的制作,要秉持着教学内容为主、技术为辅理念,在整合信息技术教材重难点内容的基础上,引入课外多元化、数字化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包括计算机编程理论知识、应用软件实现案例,进行微课视频的录制,将微视频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并上传信息技术微课视频至网络在线平台中,以供学生自主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之后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应利用网络微课教育平台,着重围绕文字、图像、视频或音频等呈现方式,进行教学情境、重难点内容讲解、在线学习测验、互动交流的授课环节设置,为学生提供课堂信息技术训练实践、小互动交流的机会,与其针对某些疑难问题展开探讨,使学生充分理解信息技术理论、运用学到知识解决课程实践问题。
结束语
高中微课在线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要在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实践应用案例基础上,对微课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做 出改革创新。根据不同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实际情况,积极搜集微课教学资源、构建网络微课在线教育平台,加强学生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编程、数据管理、三维设计与创意、人工智能等的实践演练教学,通过师生互动交流、问题探讨,解决信息技术编程、软件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段争陇.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63.
[2]梁晶晶.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导入中的应用策略[J].中小学电教,2019(12):47-49.
[3]陈江.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写算,2019(32):7.
[4]马林元.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51-152.
[5]李和英.微课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