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王全江
[导读] 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进行学生身心状态调适的主要方法

        王全江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闻韶小学    山东省淄博市    255400
        摘要: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进行学生身心状态调适的主要方法。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开展,则应该以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为导向,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措施的落实更好服务于学生成长和发展。而且,对于正处于体质、心理、认知发展期的小学学生而言,体育教学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关键角色。而只有在科学、高效、丰富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引领下,学生投身体育运动、参与体育锻炼、形成体育技能、培育兴趣爱好的意愿方可切实满足,体育教学的发展性、针对性才会切实彰显。基于此,教师应该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并积极探寻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异彩纷呈、多元丰富、鲜活生动的教学资源、素材、活动引领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逐步增强身体素质。
关键词: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效率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思想观念与不良育人导向的影响,以致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学生兴趣不足、教师指导不深、器材保障不够、教学形式单一等现象比较普遍。殊不知,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普遍性格比较活波,对体育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与饱满的热情,更希望在多姿多彩的体育运动中强健体魄、调适身心、发展自我。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时,必须以学生身心特性与具体教学内容为基础,对其开展研究分析,探寻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对策,并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路径的拓展、教学活动的优化,教学手段的创新,将小学体育教学引入更为宽泛的视域内,以切实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结合学生实际确立育人导向,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质,培育学生的体育兴趣,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是小学体育最为基本的育人导向。因此,教师在落实教学指导、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从学生认知实际与身心特性出发,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过程进行提前预设,设计出可以满足不同学生体育需要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自己在课堂上应该学什么,怎么学。以避免由于目标的随意性较大而直接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彰显。另外,教师还必须确保教学目标的具体性、明确性,使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最后,在更为明晰、精细、深入的教学目标引领下,组织学生按照教师指引,开展针对性训练与锻炼,在积极参与中达成教学目标,提升体育技能。例如,在开展体育游戏教学时,教师应该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首先告诉学生具体的游戏内容、游戏规则、基本要求、对身心健康的作用等;随后再介绍具体的游戏方法与参与流程、注意事项等;最后待到游戏结束后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与心得。以达到彰显小学体育育人目标的作用,使学生既获得了身体素质提升,又实现了发展需要满足。
        二、针对教学需要开展教学指导,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很多体育课堂上学生之所以参与热情不高,主要与教学的导入方式不新颖、不灵活有关。这使得教学在开展体育教学指导时必须重视教学导入作用的发挥,并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设计出具有延展性、趣味性、多元性的导入活动,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生状态,带着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参与体育知识的学习、体育技能的塑造。一是借助情境导入,激活学生意识。

将一些现实生活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项目引入体育课堂,使学生在形式活波、内容有趣的认知情境内萌生更为迫切的学习意愿,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收获成功、锤炼意志、增强体质。二是利用竞赛导入。将教学项目演变为对应的竞赛活动,对学生灵活分组,让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比拼中训练体育技能,促进认知迁移,实现协作意识、团结精神的培养。例如,在开展“立定跳远”教学中,为了切实激活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可以将平地练习、区域训练等比较乏味的教学方式变革为“跳迷宫”游戏,使用“呼啦圈”在操场上设计迷宫,并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自主实践,在迷宫闯关中看看谁最先跳出迷宫,谁选择的路径最短。这一教学设计方式,既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的效率自然会得到充分提高。
        三、根据教学内容构建活动生态,彰显体育教学的发展性
        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不仅应体现在教学形式、手段、内容上,更应该体现在教学的内涵、价值、功能上,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体育锻炼中进行身心状态调适、审美情趣激发、思想认识提升。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出多元且丰富的教学活动,并多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参与、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视、听、感、知全方位刺激下塑造自身综合素养。一是有效开展示范引领。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教师必须做好示范与引领,让学生在直观感知、模仿尝试中慢慢掌握工作要领,加深对一些复杂动作的理解、记忆、掌握。例如,在开展“跳高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示范中引入一些直接性语言描述,使学生深入理解“助跑有节奏,起跳有力,助跑与起跳衔接连贯”等技术要领的特性,吸引学生注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二是灵活选用各类方法。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性,选用一些灵活且丰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指导,让学生在竞赛、练习、协作中提升理解,丰富认知。这种以差异性指引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势必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预期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加理想。
        四、结论
        总之,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是新时代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教育目标与育人导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与创新性,将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更严重制约着小学体育育人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时,应该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将诸多贴近学生身心特性的活动、资源、策略等引入小学体育教学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多体验、实践、交互的机会,创设出多元且丰富的教学生态,促使学生在全方位、多角度刺激下重拾体育兴趣,萌生迫切夙愿,积极投身至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在体育活动中提升技能。同时,教师还需要发挥好体育教学的美育、德育、智育、情育功能,将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情趣教育等结合起来,以切实创新小学体育教学途径,为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效率提升而奠基铺路。
参考文献:
        [1]敦岩.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中华少年,2019(31):256-257.
        [2]冯燕.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亚太教育,2019(06):53.
        [3]杨海艳.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在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中的作用[J].中华少年,2019(13):136.
        [4]许银森.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9(23):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