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赵颖
[导读]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在小学信息技术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和信息技术相互整合的重要意义
        赵颖
        四川省德阳市华山路学校 四川省德阳市  618000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在小学信息技术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和信息技术相互整合的重要意义,通过将信息技术学科融入到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能够进一步的丰富美术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本文先阐述当前小学美术教学现状,接着提出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相互整合的策略,以此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手段作用,提升美术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美术;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小学阶段开设美术课程的任务,就是为了对学生的审美素养进行培养,让学生在美术课程的学习当中能够认识美发现美、感知和创造美,同时,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课程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提升质量的同时,也要能够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其中,从而体现出美术课程的多样以及多元化,实现信息技术和美术课程的相互重合,提升美术课程的教学效率。
        一、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当前在小学阶段美术课程的开设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都相对比较单一,这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达不到发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最终的教育教学质量。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教师往往都是对相关的知识概念以及作品当中的技巧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解析,然后对进行示范演练,最后才让学生进行模仿,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在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都是教师引导的学生进行课堂的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当中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激发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兴趣,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辅助教育,利用图片、声音、视频等各种各种教学资源来改善教学,多媒体融入课堂教学之后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死气沉沉的教学现状,也能够使得美术教学更加的生动有趣,尤其是融入网络资源能够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这对于美术教学加强理解和记忆具有一定的作用,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要注重和信息技术相互结合,以此更好的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效果。
        二、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策略
        (一)辅助教学,激发求知欲望
        小学美术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和进一步的创作,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为此,这就需要在日常的美术术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再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准备大量的图片资源,而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引入其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的手段来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设备能够打破传统教育教学中图片展示不方便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将图片、视频、声音等相关的资料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形象生动性,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学习《宇宙探秘》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在导入阶段,为学生播放宇宙的画面,让学生在学习之前都产生对宇宙的神秘感,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算机对宇宙的形象进行创作,通过将信息技术和美术知识相互整合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美术教学中的重点,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丰富教学内容,引导进一步创作
        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仅强调学生身边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教学理念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创造能力也给予了非常高的关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美术教师如何对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进行培养是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在学习新的课程内容之前可以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知识的信息的搜集,这对于美术课程和信息技术之间的整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美术作品的创作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只要能够熟练的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内容,以此更好地促进小学美术和信息技术之间的相互整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对学生进行合理化的把控,对知识进行一定的讲解,尤其是要对时间进行把握,一旦教师完全的对教学时间进行把控,有可能会影响到美术知识的安排,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为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和课程相互整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三)设置多样化活动,开展美术课程
        小学美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造型和艺术表现,美术课程强调了学生进行自由创作的一种思维过程,在小学低年级段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在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方面,都着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个人感受以及参与到游戏等各个环节当中,以此更好的丰富教学内容。当学生在美术知识的学习中感受到美术课程所具有的魅力之后,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效果,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的,美术世界,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知识学习的兴趣,基于学生更多的感官刺激,以此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氛围。
        结语
        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引入其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的手段来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设备能够打破传统教育教学中图片展示不方便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将图片、视频、声音等相关的资料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形象生动性,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将信息技术和美术知识相互整合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美术教学中的重点,还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1]曹琳.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05):122-123.
        [2]欧阳帆.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9):168-169.
        [3]何春华.小学美术“设计·应用”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8(09):126-127.
        [4]吴清东.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9):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