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文化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宋雪
[导读]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
        宋雪
        陕西师范大学  48滨湖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西文化交流势不可挡,西方文化如洪水一般涌入中国。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日文化也传入中国,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对“洋节”情有独钟,现今中学生热衷过万圣节、圣诞节等等,却淡化了中国传统节日,对中国民族文化中的某些传统节日不闻不问,甚至忘却。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本文将传统节日渗透到中学美术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能够了解中国节日文化的深刻内涵,还能够传承我国的民俗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美术  传统节日文化 渗透研究
一、传统节日文化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传统节日文化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在传统节日中不仅能够增长知识受到教益,还能够彰显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继承传统。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和祝福。这些节日都伴随着许多的风俗活动,如祭祀、庆祝、纪念等民俗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当然每个传统节日不仅仅单纯的祭祀、娱乐、热闹,而是综合了民俗文化的历史、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的传统文化。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如果将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中学的美术教学中,形成美术教学资源,这样不仅能够对传统节日文化起到传承作用,还能够丰富美术课程内容,为中学美术课程增添色彩。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传统节日文化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风俗礼仪文化资源,第二道德亲情文化资源,第三饮食娱乐文化资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涵的文化价值,都在我们熟悉的节日文化中,由此我们可以整合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资源。
        以人民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教学课程为主,能够让学生在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理解、认同、发扬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又能够在传统节日课程的作品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人文素养,同时也能够培养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达到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目的。
        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流露出敬祖意识、亲情情结、精忠爱国等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节日文化,彰显的不仅仅是某时某地的民情风俗,更重要的是它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等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些观念也最容易唤起人们对亲人、家庭、故乡、祖国的情感,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人们同宗同源的民族情及对文化同根性的认同。在中学美术课程中,可以通过渗透传统习俗文化、亲情温暖、传统习俗对传统节日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可以通过年画、剪纸、对联等作品展示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传统节日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三、传统节日文化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一)春节
《剪窗花》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剪纸的方法与步骤,学会制作简单的窗花图案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简单的方法剪出春节窗花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换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春节剪纸的认识与了解。
(2)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美认知美的能力,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去 发现美、欣赏美、认识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和春节剪纸的特点,感受剪纸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掌握剪纸的方法,正确的把握好纹样的完整性
教具准备
示范作品、剪刀、刻刀、红色纸、复写纸、胶水、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
1、 问:你了解的民间艺术种类有哪些?
     生:剪纸、风筝、刺绣、蜡染、瓷器、面具、脸谱、剪纸等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民间艺术的——剪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德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3、欣赏不同形式的窗花
引入课题《剪窗花》
教学过程:
1、花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民间艺术,ppt展示窗花作品,并展示剪窗花的制作方法,然后演示剪纸的制作步骤
2、学生看书研究一下剪窗花的制作方法,然后自己制作一个剪纸窗花作品。
3、教师巡回指导
4、师生总结窗花的方法和步骤
方形红纸对折再对折
画图案
剪下
展开
强化阶段
1、教师发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解决
2、再次欣赏剪窗花作品,让学生了解,一种图案多种折叠方法会产生什么样的作品
制作阶段
学生再次制作,看哪个小组的学生剪出的花样最多,最特别
教师巡回指导
评价阶段
1、让学生把剪好的窗花贴在教师制作的窗花道具上
2、学生进行自评、互评。0                                        
        (二)端午节
        《大家动手做条龙》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设计应用”领域,是创作纸立体造型的初步尝试,课程难度较大。
        按照美术课程标准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包含引导学生对传统端午节龙的文化内容,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培养民族意识。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感受中国龙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龙形象的观察力和感悟力。引导学生搜集龙文文化的相关民俗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和运用材料特点进行立体造型的创造能力。如:赛龙舟形象等。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查找资料,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和欣赏,努力完成好大家动手做条龙的作业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龙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培养学生用简单的材料制作龙的形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感受了解龙的形象特征和文化内涵,使学生比较准确的掌握穿插等方法
教学难点:
   立体工艺龙的整体结构,造型的设计和气势、美感的创造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赛龙舟视频,导入本课内容
讲授新课
    通过赛龙舟引入端午节日习俗文化
        要求学生看书,通过教材中的第一张图片你能说出龙的形象分别是由动物的哪个部分组成的么?
   教师利用课件讲解龙身上各个部分的出处。
   教师讲解并演示纸杯龙的穿插方法和组合方法,并启发学生讨论用其他材料做成龙的形象。
布置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品展示和评价
课后拓展
发现身边其他材料,尝试用最简便的方法设计制作一条生动的立体龙。
课堂小结
   再次强调龙文化在中国的重要性,肯定学生在收集材料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对传统节日端午节和龙文化的深入了解。回顾插接方法,评价各小组制作的立体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