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秋萍
沙县总医院 福建省三明市365500
摘要:目的:观察首次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其对焦虑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4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纳入到试验中加以探究。采用黑色与白色抽样方式,将抽取到白色纸片的2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抽取到黑色纸片的2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前焦虑无统计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组内干预后与干预前焦虑差异显著(P<0.05);两组干预效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理干预应用于接受首次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价值显著。
关键词:心理干预;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
在临床中,慢性肾衰竭作为慢性疾病,具有不可逆转性。该疾病以血液透析治疗为主,效果显著[1]。不过,有不少患者在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因缺乏认知而对此种治疗方法产生不信任,并在治疗期间产生焦虑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心理干预,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心理认知与情绪的干预。本研究为明确心理干预应用的价值,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4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纳入到试验中加以探究。采用黑色与白色抽样方式,将抽取到白色纸片的2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抽取到黑色纸片的2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信息是,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12例、9例;年龄最低52岁,最高68岁,年龄平均60.47岁。观察组患者信息是,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13例、8例;年龄最低51岁,最高69岁,年龄平均60.53岁。纳入标准:(1)入选对象均为慢性肾衰竭;(2)入选对象均为首次接受血液透析;(3)入选对象均接受护理。排除标准:(1)认知障碍的对象;(2)精神疾病的对象;(3)资料不全的对象。两组资料,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行常规干预。给予患者宣教、营养饮食、血液透析等常规干预。
1.2.2观察组行心理干预。其一,心理基础干预。医护人员在面对患者时,用相对温和、亲切和有耐心的态度,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遗传病史、既往病史、文化程度等基本信息,了解患者疾病的认识、血液透析治疗方法的态度等。其二,心理认知干预。结合患者面对疾病及治疗的认知情况,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通过详细讲解的方式,帮助患者纠正其对疾病认识的偏差,以教育讲解、认知重建等方式,引导患者放弃不科学的治疗思想。重点对患者讲解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性、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提高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其三,心理情绪干预。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症状,给予患者鼓励、安慰,依据患者的喜好,为患者创设舒适的病房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放松。同时,为患者讲解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及医院可报销的费用情况,缓解患者因经济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情况。该评分分界值50分,分数低,焦虑状态严重。临床满意度评价标准:①十分满意:无焦虑,心情愉悦;②满意:轻微焦虑,心情一般;③不满意:焦虑严重,心情差。总满意=(①+②)/(①+②+③)*100%。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配对t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
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前焦虑无统计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组内干预后与干预前焦虑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s,分]
组别
.png)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是临床以肾实质性损害为主的常见病。该疾病进展期间,多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电解质失衡、系统受累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慢性肾衰竭治疗中,血液透析是主要的手段[2]。对于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来说,患者多会因缺乏对血液透析的认识,或是治疗效果等,产生焦虑,影响生活质量。为缓解患者治疗期间的焦虑情况,通常会对患者实施护理。护理学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护理方法得到创新。临床认为,心理干预应用于临床的价值比较突出[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的焦虑评分比较没有差异,说明未接受护理前患者的情绪状态相差不大。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其改善护理的效果更好,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综合来看,常规干预的内容单一,心理干预的内容针对性较强。心理干预,是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创新的。针对患者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的认知情况和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心理基础、认知与情绪干预。与对照组干预相比,心理干预的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比较丰富。因而,取得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应用于接受首次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麦美芳.心理干预对年轻慢性肾衰竭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J].心理医生,2018,024(027):136-137.
[2]王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护理干预措施[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025(022):108-108.
[3]孙文娟.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03(05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