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超声检查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期   作者:罗晓燕
[导读] 探究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应用心脏超声检查的价值

        罗晓燕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516001

        【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应用心脏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心脏超声检查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与诊断符合率。结果:心脏超声检查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26%、97.00%、81.82%,接近诊断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率>70%的结果。结论: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应用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获得接近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准确率,并且具有无创、操作简单、费用低等优势,应该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体,病因是冠状动脉官腔狭窄或者闭塞引起的供血不足、缺氧、坏死性心脏病,属于缺血性心脏病,危害极大[1]。冠心病的及时诊断与规范治疗对于病情控制、症状缓解以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选择一项有效、可靠的诊断手段在疾病临床临床诊疗上十分关键[2]。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活动减弱、心肌重构以及纤维化,需要尽早诊断,以便对冠心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指导治疗方案制定[3]。本研究对122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进行了心脏超声检查,以此探究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应用心脏超声检查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中选出122例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男性患者病例数71例,女性患者病例数51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47岁,平均年龄(57.46±2.61)岁,冠心病病程1-5年,平均(2.15±1.03)年。患者疾病类型为:32例不稳定心绞痛、28例稳定心绞痛、24例急性心肌梗死、其它38例。全部患者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确诊为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100例,其它22例。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方式及活动开展时间知情并同意,自愿参加。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精神疾病患者。
1.2方法
        给予患者心脏超声检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前嘱咐患者将随身携带的饰品取下,穿戴宽松易脱去的衣物。心脏超声检查要求患者行左侧卧位,充分暴露胸腔心脏部位,常规均匀涂抹超声耦合剂,将超声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超声检查起始部位为肺部和心脏的中线,向四周进行放射状扫查,对患者左心室长轴、心尖四腔切面以及心室短轴等进行检查。诊断中的定量分析使用16节段室壁运动积分,正常病例积分为1分,运动减低病例积分为2分,运动消失病例积分为3分,反常运动积分为4分,形成室壁瘤积分为5分。积分≥2分诊断为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1.3评价指标
        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心脏超声检查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得到的数据全部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达,并进行t检验判定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使用数(率)的形式代表,用卡方检验判定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22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后诊断为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100例,其它22例。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表明,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阳性101例,其中真阳性97例,假阴性4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阴性21例,其中真阴性18例,假阳性3例。心脏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如表1所示。
       
3讨论
        冠心病作为一种临床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类型之一,具有疾病发作突然、病情进展快、危害大等特点,需要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4]。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是冠心病患者的一种常见心脏功能异常表现,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确诊,就会耽误治疗,容易引起患者心肌严重损伤或者猝死等[5]。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金标准,但是该方法属于有创检查,并且操作复杂,因此一般不作为冠心病筛查的常规手段。心脏超声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多,可以实时观察患者二尖瓣反流和左心室室壁瘤的情况,同时清晰反映出患者心脏组织的解剖特征与血流变化,可以比较准确的评估患者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改变,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必要依据,同时可以评估治疗效果与预后,应用价值很高[6]。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心脏超声检查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26%、97.00%、81.82%,临床诊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应用心脏超声检查可以得到近似于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诊断准确率高,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首选检查。
【参考文献】
[1]郑赛华.心脏超声检查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诊断应用价值研究[J].影像技术,2020,32(06):57-59.
[2]陈源松.探讨心脏超声对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4):120-122.
[3]梁美权,黄文凤,张燕辉.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价值[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9,40(04):234-236.
[4]董元鹏.心脏超声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价值评价[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7):54-55.
[5]毛其勋,邵力飞,刘秧,等.心脏超声检查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9(15):1838-1841.
[6]杨彦文,王慧,韩瑞,等.分析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8):11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