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石康镇水车小学536421
摘要:语文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是经常能够使用到的学科,所以语文在小学教学阶段占据重要地位。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才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动力,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中,就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和个人兴趣,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从而保证学生的语文知识和兴趣能够同步提升。本文通过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趣味性教学的有效教学方式,力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应用探究
引言
在小学教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偏小,对于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好玩爱动,所以小学生对语文新知识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和喜爱,但是由于学生自制能力不强,所以学习的兴趣无法长时间保留。同时由于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一地使用传输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采用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
趣味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挖掘教学中的乐趣,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体会到其中快乐。有资料显示,学校通过开展趣味性教学理念,对帮助学生提高情商,发散思维,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十分有益。小学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小学生的智力开发起到启蒙作用,因此合理开展趣味性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生处在智力发展期间,开展趣味性教学不仅迎合了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开朗乐观的性格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引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此外,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对各项事物都处在一个发展认识的阶段,如果学校一味的只注重应试教育,在教学中缺少趣味性,那必能使学生缺少一个可以回忆的美好童年。
二、趣味性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任务重,课时短
学校没有合理安排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课时时间,教师教学任务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发挥,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压力,教师为了赶进度没办法对课文做到细致的讲解和分析,更不用谈趣味性教学,有的课堂在老师上课时,甚至形成了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记录的现象,严重违背教育方针。
(二)教师没有充分认识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因为自身性格原因或者因为没有认识到趣味性教學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不能很好的在对导入课文内容时设计一些有趣的开场,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使得教学形式单一、古板,直输硬灌,压制了学生的性格特点,同时课堂气氛压抑,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趣味,也容易使学生不爱学习,导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充分,失去对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有可能使学生对学习感到麻木甚至厌学的情绪。
(三)教师没有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教师没有意识自己身为教师这一职责的重要性,在面对小学生教育时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工作态度松散、敷衍。在教学过程中,更是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育,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情节,有的教师甚至一身多职,在面临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兼职其他社会工作,使得教学时候精神不能专一。
三、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多元化设置课堂导入环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教师想要充分地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则应当在学习开始之前设置多元化课堂导入环节,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决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小学生普遍拥有较强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式,如果学生在教学一开始就无法对学习产生兴趣就可能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在做课堂导入设计时,一定要抛弃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想,结合多种教学设置不同的课堂导入环节,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只有学生能够对新课程产生好奇心,才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采用问题导入法,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也是对于问题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用心地了解教学内容和语文知识。也可以采用故事引入法,对于一些故事性或者年代感较强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往往故事都包含丰富的剧情,能够充分引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被动的课堂学习转变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课堂。最后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引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
由于在学期期末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的考试成绩就变成了教师的重要绩效考核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会更加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应试教育应运而生。在应试教育中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去接受和记忆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在课下教师往往为学生留下大量的课后作业,想要通过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虽然在应试教育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在教学中学生的个人情感却没有被重视,学生缺乏课堂参与感,所以对于老师所讲授的内容理解程度较低学习效率较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教师只起到教学服务和引导工作,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才能够真正让课本所讲授的内容融入到学生的思想中,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学生在自主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会获得充分的成就感,而这份成就感就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快乐学习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方式。
(三)精讲细讲引发学生个人情感,提升语文教学趣味性
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俗话说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而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由作者丰富的内涵情感所创作出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无法激发学生的个人情感,就无法使学生充分掌握文学素材的内涵情感,再加上一些古诗词和文学作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一定年代感,就更加增加了教学难度。教师在针对一些具有年代感的文章教学时,应当促使学生能够了解词句之间的联系,教师不能够包办学生的理解,应当指出重点句、重点段让学生反复阅读探究,同时结合作者创作文章所处的年代去理解作者的情感。只有学生能够对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够真正促使学生去理解和学习语文教学内容。而精讲细讲也并不是说教师要反复传授给学生同样的知识,而是应当在教学中结合多种教学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以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幽默故事提升教学趣味性。
四、结束语
因为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这一特点,也就导致了他们无法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也就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的枯燥,缺少生机与活力,学生缺少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就无法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获得提高,而趣味教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和不足,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的活跃,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极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晓慧.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阅读教学的开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57.
[2]李艳松.在小学语文阅读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84.
[3]王晓东.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3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