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专科学校舞蹈教学特色化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1期   作者:伍敏
[导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伍敏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彰显职业学校的教育特色,培养学生的特色技能,可以为学生的求职就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在此背景之下,实际上也对高等专业学校舞蹈教学的特色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尝试结合我国舞蹈教学现状,探究高等专科学校舞蹈教学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和策略。
        关键词:专科学校 舞蹈教学 特色化发展
        高等专科学校舞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坚持走特色化发现的路线,保持教学的先进性,才能使得学生学习到更多对自身发展有利的知识,才符合学生未来发现的利益所需。
        一、现阶段我国舞蹈教学的现状
        (1)舞蹈教学理念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技巧是舞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并非是舞蹈教学的全部,除了技巧之外,编导、服道化等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长期以来传统舞蹈教学存在的一大弊端就在于过分关注技巧,忽视其他教学内容,因此导致学生舞蹈综合技能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在现代社会下,学习舞蹈的根本不仅仅在于能够进行舞蹈表演,更重要的是能够进行舞蹈编导,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现舞蹈之美,使得舞蹈能够不断创新发展。而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显然是难以满足这一发展要求的。
        (2)教学手段和方法相对落后
        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中,舞蹈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多注重教授学生动作和技能,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而无法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和灵活性。难以充分把舞蹈的精华和情感与舞蹈动作相结合,就无法完美的呈现舞蹈灵魂。同时,由于许多高等专科学校开设舞蹈专业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在教学资源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有诸多不足,教学经费有限,相关基础设施配备并不齐全,舞蹈教学的发展因此也不甚理想。现如今,舞蹈教学资源集中在实践锻炼层面,缺乏对理论知识的思想道德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受到局限。
        (3)教学资源有限,制作特色化教学的创新
        舞蹈教学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而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其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当前随着高校扩招,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数量可谓是不断增加,在舞蹈课堂上一名教师要同时负责几十名学生的教学工作,其往往很难对学生一一予以针对性的指导。课堂上教学时间有限,相较于文化课学习来说,舞蹈是需要持续投入和训练的课程,舞蹈学生的成本投入比一般文化课高,因此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而一般家庭难以承担,舞蹈教学的整体发展情况不理想。特色化的教育事业开展讲求创新,而新事物的出现往往面临诸多障碍,也要承担创新失败所带来的风险。在高校舞蹈教学中,采用风险性低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特色化舞蹈教育发现进展缓慢。
        二、高等专科学校舞蹈教学特色化发展
        (1)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教学技能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要实现高等专科学校舞蹈教学特色化发展,教师首当其冲应当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水平,这样才能其实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接收到更多先进的舞蹈专业知识,学生的舞蹈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所以说,为了更好的推动高等专科学校舞蹈教学的发展,就应当想办法加强对教师的舞蹈综合技能培训,针对学校现有的舞蹈教师,要定期开展培训工作,提升舞蹈教师编导、设计舞蹈的能力,丰富其教学技巧,使得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学校还应当提高舞蹈专业教师的招聘门槛,要尽可能多的招聘毕业于舞蹈专业学校的老师,优化教师的整体素质。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应当想办法提高舞蹈教师的薪资福利待遇,这样才能真正的留住优质师资力量,促使高等专科学校舞蹈专业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对不同舞种进行针对性教育,提升教学专业度
        舞蹈种类繁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域,有着明显人文差异。不同形式的舞蹈,表演方式和艺术呈现均有较大差异,具有极高专业度。特色化的舞蹈教学,需要摒弃大包大揽的教学形式,提升教学的专业程度。例如,针对性地进行小班化分班,让学生选择特定的舞种进行深入学习,充分调动教学资源和提升学生学习的专注度,既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又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舞蹈技巧,成为专业人才。针对性的舞蹈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学生的优势,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学习舞蹈的类型。开设形态课程,让学生了解人体构造,体会形态美学,有助于让学生认识舞蹈动作。在对学生考核时,可以采用即场表演的方式进行,例如临时抽选曲目让学生即场表演,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的同时,也能考验学生的舞蹈功底。
        (3)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提倡科学锻炼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教育事业的开展,而科学技术在运动类项目的锻炼上,逐渐发挥出重要的意义。教学中利用网络能够从另一个方面改变传统的教学线路,让学生观看有代表性的舞蹈视频影像,吸收他人的舞蹈经验,加深对舞蹈的认识。借助互联网平台来进行课外教学,实现翻转课堂。例如建立微信交流群,让学生课外在群内积极发问,教师及时进行解答,让学生拜托课堂的局限。舞蹈训练需要学生保持体型,而常规的体型保持方式大多以不合理饮食的形式为主。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纤体课,让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均衡饮食和控制体型。
        (4)加强课外实践,积累真实经验
        一直以来,舞蹈都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一名优秀的舞者来说,其要想在舞台上展现出舞蹈之美,赢得他人的喝彩,就需要在台下反复的实践练习,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所以说,在日常教学中,学校也应当重视实践的,学校的实践教学可以分两部分同时进行,一方面在校开展比赛活动,让学生吸收比赛经验,在竞赛中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有助于日后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比赛中,落选的学生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能力的提升。获胜的学生能够通过荣誉感来提升舞蹈学习的自信,确立人生目标,坚持地进行舞蹈训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的舞蹈活动,例如寒暑假舞蹈兼职教学和参与社会的演艺演出,通过直接进入社会来感受舞蹈艺术的社会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以学校的名义成立舞蹈团体,让学生组团参与校外的比赛的有偿性的演出,让学生与社会优秀人才进行竞争,从而得到锻炼。有偿性的活动,让学生在付出中得到收获。
        (5)重视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创新化融入国外舞蹈
        中国民族舞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现代舞蹈特色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素材。高等专业学校教学需要承担文化传承的义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文化传承为己任,对民族舞蹈的教学应提高课程量。在保留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舞蹈文化进行创新,例如在表现形式和服装上的创新,让传统舞蹈文化保持活力。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对舞蹈进行创新,树立创新创意意识,例如让学生自行编排舞蹈,有助于测试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同时训练创新能力。增加对国外舞蹈教学,学习外国不同类型舞蹈的表现形式,实行中西结合,创新出新的舞蹈类型。
        总而言之,高等专科学校舞蹈教学特色化发展,不但需要优化教学模式,还需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只有通过教学双长,才能让特色化的教学发展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王丹.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及改革路径[J].天中学刊.20201(05):58-59
[2]孙爱莉.试论大学舞蹈教育[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20(08):25-26
[3]郭伟民.试析高校舞蹈教育的功能[J].才智.2020(21):210-211
[4]刘阳.在普通高校普及舞蹈教育的意义初探[J].大舞台.2020(06):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