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蕊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龙山镇林业服务中心 678300
摘要:在我国林业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一些管理人员制定了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但是从实际实施效果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从实际入手,对以往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思路进行不断的优化以及调整,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效果的提升提供重要的保障,推动我国林业的稳步发展。本文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问题;对策
引言
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只有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森林资源作为我国的宝贵资源,是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森林病虫害的频频发生,严重威胁着森林资源生态安全,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发生林业病虫害的现状
1.1病虫害种类复杂
首先,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林业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林业建设,人工林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人工林结构单一,因此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较弱,导致林业病虫害频繁发生,而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林业病虫害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其次,我国的地域面积非常广阔,不同地区发生林业病虫害的差异性非常明显,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各个林区在病虫害发生方面的地域性特征十分突出。如松树红斑病主要发生在东北一带的林区,柳树蓝皮病则主要发生于西南各大林区。同时,当前林区种植树种的多样化也是引发林业病虫害种类较多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我国东北和西南等地的林区,虽然树木十分茂盛,但是林区病虫害也非常猖獗,严重威胁着林木的健康生长。
1.2病虫害问题顽固
随着林业病虫害发生面积的不断扩大,我国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也不断加大,特别是在应用大量化学药剂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不但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也导致林业病虫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同时,在防治林业病虫害的过程中,仅单一地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没有对林业病虫害造成的危害进行彻底消除,林业病虫害问题的治理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对于病虫害产生的抗药性问题,进一步加大了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难度。林业病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也是当前林业病虫害的突出特点之一。
2防治技术
2.1生物防治技术
林业病虫害会对树木生长造成严重威胁,使林业生产面临较大的损失。近年来,林业生产经济损失逐年上升,需要不断提升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减少病虫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生物防治技术即通过生物手段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预防,还能够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较为常见的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昆虫防治、微生物防治技术及益鸟防治技术。昆虫防治是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对天敌昆虫加强保护,通过维持天敌数量以控制森林害虫;微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芽孢杆菌、球杆菌等细菌,白僵菌、红座菌等真菌防治病虫害,例如白僵菌可有效防治马尾松毛虫;益鸟防治技术是利用山雀、啄木鸟、灰喜鹊等某些鸟类以害虫为主食的特性,通过建立鸟巢等多种方式引进益鸟以防治害虫。
2.2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是通过机械方法来消除有害生物,包括捕杀、诱杀、阻隔、涂白及高温治理等。在中国,阻隔及涂白技术较为常见。阻隔是将塑料布或毒绳绑扎于林木上以隔离病虫害。涂白技术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石灰粉和水,配制为白涂剂,再涂抹于树干上,涂白技术能够避免害虫在树干产卵,实现有虫防虫、无虫防病。
3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林业病虫害具有突发性的特征,所以在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时,需要做好提前的监测和预报工作,方便工作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提出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保证实际林业种植工作有序进行,但是由于相关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并没有加强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这就导致病虫害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在一段时间内会出现泛滥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的正常发展。病虫害出现的范围比较广,数量较多,需要进行有效地预防以及监测,假如在预防和监测方面存在不足,那么会造成大面积病虫害的侵袭。林业病虫害工作中,一些管理人员并没有加强对这一问题本质的认识,也没有制定有效地预防和监测工作体系,大多数工作人员都采取事后管理的方法,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的良好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对策
4.1造林防治法
在造林时,需种植具备较强病虫害抗性的树苗,通过抚育管理以防治病虫害。为了控制病虫害的来源,还需做好整地施肥工作,以增强林木树势,有效防治病虫害。树木枝叶在受到病虫害感染后,需要及时对其清理并集中销毁,以防再次发生病虫害。
4.2落实林业生产措施
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应落实到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要从育苗期入手,充分结合各个地区的土壤、气候、温湿度等多方面的因素来科学合理的选择树种,确保其具备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加大对混交林的建设发展力度,实现对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林业技术人员要做好对幼木的筛选及管理工作,提高其成活率;定期对林场进行巡查,针对所发现的枯木及濒临死亡的树木,要及时进行清理,并进行采样检验,及时地发现并治理病虫害疫情,减少损失。在处理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采取焚烧处理法或者药物处理法,同时要做好间伐工作。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落实封山育林措施,以便于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避免遭受破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病虫害具有较强的顽固性,极大地增加了防治难度。再加上大面积建造树种单一的人工林,以及当前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不高,都成为林业病虫害防治成效不佳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情况,各级政府及林业有关部门应加快构建完善的林业病虫害防治系统,加强对于林区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增加林业资金投入,研究新型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从多个角度提高林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效果,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景作兰.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24):77-78.
[2]尚鹏程.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应用方法研究[J].现代园艺,2019(20):69-70.
[3]曹兵,吴存俊,顾晓峰,史成伟.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应用方法探讨[J].现代园艺,2019,42(17):154-155.
[4]雷有庭.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生态保护[J].绿色科技,2018(05):115-116.
[5]方传锦.林业病虫害防治问题及解决措施探析[J].绿色科技,2017(09):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