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昌蓉 蔡洪琴
四川省会东县第三小学,四川 凉山 615200
摘要: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对美育的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渗透美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巧妙渗透美育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教学策略
前言: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旨在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通过在小学语文巧妙渗透美育思想,引导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意识,并逐渐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这也需要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对以往教学中的美育思想渗透不足进行反思,并在教学中采取巧妙的美育思想渗透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重要作用
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充分解读,在明确语文教材内容中心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与教学肢体动作,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让学生通过主动积极参与教学互动,感受其中所蕴含的美。尤其是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富有感情的语言来示范朗诵,将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抒发出来,并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感染与带动下对诗歌内容进行深入解读,自发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情感。从诗歌的形式上、语言上以及思想内容上感受其中所蕴含的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其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应用课外阅读资源、经典作品朗读视频资源等多种资源信息,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自主选择,这样使学生能够在热情、放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能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并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渗透美育的具体策略
(一)在讲解课文中渗透美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选入了许多优秀的教学内容,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包含了深刻的美育内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教师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全方位深入解读,从而实现美育渗透的目标[1]。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黄山奇石》的课文内容,因为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无法到黄山去领略,独具特色的黄山奇石,无法理解蕴含在黄山奇石中的自然美。根据该情况,教师可以灵活应用多媒体、自媒体等多种教学辅助工具,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收集与黄山奇石有关的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应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来讲解课文内容,这样学生在直观的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的刺激下,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也可以理解蕴含在其中的自然之美。教师在备课阶段要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美育内涵,结合小学生生活实际,用小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法渗透美育。
(二)在专项教育中渗透美育
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在语文教学中提出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一理念。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基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等专项能力。为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师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教学活动[2]。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渗透德育也要同专项教学结合起来,小学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写作等专项活动时,也要不断渗透美育内容,这也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组织小学生开展写作专项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尊敬长辈文化,向学生布置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写作题目。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则与孝道,孝顺长辈有关的材料。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能够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感恩主题,并以此为主题进行专题写作。在该写作专项教育中,学生通过阅读教师所给定材料,促使学生阅读能力不断提升,并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尊重长辈,孝顺长辈的理念,实现美育渗透。
(三)在教学互动中巧妙渗透美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巧妙渗透美育教育,就必须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关注现阶段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好奇心强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互动加深学生对美育相关内容的理解[3]。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还无法形成对美育内容的深刻、系统了解,这往往也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内容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该情况,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设计互动性强,参与性强的教学内容,在学生自发参与教学互动过程中逐渐渗透美育内容。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教学内容,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雷锋这一先进人物形象的先进事例,开展美育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互相交流,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育思想影响,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了雷锋的魅力?如果你是雷锋,你会怎么做等相关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来进行引导。只有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领悟美育内容情况,也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巧妙渗透美育。
此外,小学语文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造诣。只有小学语文教师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巧妙地渗透审美教育,在教学中以榜样的影响力量,引导小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在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不仅要注重自身的专业素质提升,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造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语文知识教学与美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引导学生培养、提升高水平的审美能力。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巧妙地渗透美育,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语文教材内容,将美育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从而使小学生能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天骄.语文教学渗透德育 巧妙落实“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学德育的渗透策略[J].新课程,2020(43):236.
[2]王勇.语言美 形式美 内容美——再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18(02):41.
[3]王桂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巧妙渗透——以《雷雨》课堂教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6):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