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军
宁夏吴忠市盐池县第三中学751500
摘要:当代社会是和平开放的一个社会,致使学生们无法把自己融入进当时的文化背景中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态度不积极,极容易对历史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致,致使在课上进行教学时氛围不高。再有这几年我国引进了很多外来文化,一部分人逐渐忘记把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并继承。现如今紧要通过对初中学生开展讲解历史方面的知识,培养教育学生对家国的情怀。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在历史教学中培育家国情怀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教学;培育家国情怀;策略
引言
值得提醒的是,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确定的家国情怀培育方向,不能刻意给学生增添额外的学习负担;要精准分析学情,明确家国情怀培育目标,寻求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需求之间的平衡点;要通过多种方式使师生处于“共情”状态,避免出现“教师深受感动,学生无动于衷”的尴尬情况。只要我们遵从课程标准要求,从学生素养成长角度出发,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初中历史教学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价值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在我国历史文化中思想源远流长并有显赫的成就,诸子百家在春秋时期思想百花齐放,还包含了艺术文学其中有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时代的小说等等。我国科技在古代也一直处在世界先进水平,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给人类文明在发展的道路上做出巨大贡献。着重把家国情怀培养融入进历史教学中,以便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的扎根于学生的心目中,让学生在极度自信和自豪中建立起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继承并且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使命感。
(二)增进国际视野与世界意识,有效拓展大爱情怀
改革开放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中国需要走进世界、深入世界。学生经过对世界史的学习,首先了解世界各国文明的丰富多样及多元特点,对各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理解并尊敬,其次接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世界各国人民联合起来推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推动世界和平。只有世界和平,中国才会安全;人类不断进步,中国才会一直走向昌盛。这种国际视野与世界意识才是大爱家国。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初中阶段学生就开始学习了历史科目,历史科目就是展开分析理解每个时期的历史事件。所以,教师经过指引学生分析整理在进行学习中国历史以及世界历史之后,在这个过程中把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可以让学生一步步感觉到中华民族的魅力,进而完成家国情怀的培养目标。
所以,不管在任何年级的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都能有助于学生深刻明白相应的历史事件,了解每个事件中所包含的背景,使学生建立起真正的历史价值观,可以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分析看待历史事件。
二、通过近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就对于古代历史而言,近代历史讲述的多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受到的灾难。尽管中国人民一直都生活在艰难困苦之中,可是仍然不能消除我们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怀,人们进行抗争中逐步走向发展,尽管惨烈可这让更多的人在心里深深的为民族感到自豪。教师使用近代史中人民所经受的灾难,来警醒学生们,认识到能使我们可以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是及其的不容易,也使学生深深地记住教训,我们必须努力上进,中国才会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好的繁荣景象。
三、开设博古通今,关注时事热点
目前,青少年里很多没有这种的家国情怀,重点表现在一些青年学生,就知道追星八卦,不了解两院院士;手机游戏入迷,目标不明确;没有清晰的国家、民族概念,毫不关心国情、时政等。很难想象,一个认不清自己,对时政也不关心的学生,以后进入社会,可以给国家奉献出什么成就。因此,任何一个青年学生,都应该志存高远,踏踏实实,跟随现代脚步,对社会热点了解,进而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使学生的关注点带到正常轨道上来,把历史学科教学和班级特色环节联合在一起。任职班主任阶段,设立“博古通今”节目,在每天放学班级进行总结时,和学生畅谈“历史上的今天”相关历史事件和“今日关注”的社会热点。比如2019年一直关注的“中美贸易战”、屠呦呦获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英国脱欧进程等国际上的大事件。老师展开解读及补充站在历史学科的角度上,还指引学生进行辩证分析和思考,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让学生可以明白过去,掌握今天,指引明天。利用“博古通今”特色节目,使学生更加关注国家和社会的走向,感觉到时代和历史的魅力;利用正向指引和持续不断的熏陶,使学生的国家情怀得以激发,使他们内心的爱国心情和报国愿望真正迸发出来。就像赵亚夫教授说的:“历史学习的空间在于帮助学生做有意义的历史思考,抑或是不断扩充他们的历史视野,因为历史视野(或经验)决定历史思考的质量。”自此,课堂与社会不会分开对待,历史与实际渐渐的连接起来,学生也需要擦亮眼睛世界,用包容、理解、开放、借鉴的角度和世界对话,开始生根出家国意识。
四、讲好故事,叙说情怀
给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情感方面的教育,历史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而且,历史教师的教学优势也非常明显,历史教师完全能够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追根究底,给课堂上进行深入家国情怀培养教育提供参照。
结束语
总的说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深入开展家国情怀的培养,可以把历史方面的知识有效应用起来,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培养,让学生通过历史经验得出教学结论,通过历史事件更快成长,指引学生发现自己以后发展的道路。培养学生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产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可以全身心地进入到祖国以后的建设发展中。
参考文献
[1]张冬菊.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培育学生家国情怀[J].中华少年,2019(28):234.
[2]吴松钦.初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家国情怀素养的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19(16):2-3.
[3]王兴.中学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的培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