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柔锌
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幼儿园 654400
摘要:幼儿园是人们重要的人生启蒙阶段。幼儿园工作的重要性对每一位幼师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于是,家园共育的工作被提上日程。幼儿园必须与家庭密切合作,为幼儿的成长、发展共谋良策。然而,当前仍然存在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不是很顺利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教育工作者们可以采用转变观念,打破传统思维,与家长平等对话,举办亲子主题活动等策略,给幼儿提供一个更健康的成长环境。教师只有和家长加强合作、沟通,才能开展好幼儿园的家园共育工作。本文针对开展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共育;策略探究
引言
对幼儿来说,家庭和幼儿园是其成长过程中缺一不可的两个环境。双方的合作与配合对幼儿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一些偏远地区的幼儿园教育观念比较落后,老师和家长还找不到比较好的沟通方式,进而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此提出见解,为解决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以帮助老师与家长提高教育幼儿的能力。
1.家园共育的现实突出问题
1.1将日常教学搬到线上事与愿违
幼儿园通常直接面向幼儿开展保教活动,习惯了线下育儿模式。在幼儿居家期间,幼儿园教师不能直接面对幼儿,于是将日常教学搬到线上,使家园共育变成了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线上单向育儿。基于生活是幼儿学习资源的这一理念,部分幼儿园教师改变了直接授课的策略,由教师策划游戏和活动,布置任务给家长,家长配合实施并上传过程视频或图片,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1.2仅靠推送资源事倍功半
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寻找育儿文章、游戏活动、视频影像等资源,如亲子运动、手工制作、图书故事、常识认知、小游戏、小实验、家务劳动、自理能力、幼小衔接相关活动、家庭作息时间安排,等等。教师把家长当成观众,推送自认为合适的资源,不给家长思考的时间,更不考虑幼儿的家庭背景和环境是否适宜,家长没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安排。一些幼儿园推送的活动资源直面幼儿,缺乏针对幼儿日常活动和游戏的指导,对幼儿发展和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意义不大,违背了“一日生活既是课程”的观念。
2.转变观念,打破传统思维
孩子的教育不可忽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打破家园合作中教师、家长地位不对等的传统思维的束缚。教育孩子不是幼儿园教师单方面的任务,家长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时刻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状态,正确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
3.教师与家长之间实现平等对话
想要让家园共育工作顺利开展,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平等对话非常重要。教师不能一言堂,家长也不能把教师看成教育孩子的唯一负责人。双方只有实现平等对话,改变沟通模式,才能更好地合作,探索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问题,并一起针对问题商量出对策。家长座谈会、暗访等途径都可以实现教师与家长的平等对话。例如,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家长会。家长会上,家长与教师平等对话,相互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具体表现及在家里的生活情况,进一步密切了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增进了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了解,帮助家长树立了正确的育儿观,有利于达到家园共育的目标。
4.老师主动取得家长的信任并合作
老师在工作过程中应该积极与家长交流、沟通,尽力去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家庭情况、在家表现等。在工作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幼儿的一举一动,有任何不正常的现象与情况,都要积极向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交流。老师主动交流,家长也会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这样将家庭与幼儿园连接起来,能实现教育一致性的目标,通过家园合作,让幼儿健康成长。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家长,获得家长的信任,家长也要尊重老师。这样,双方才能达成共识。
5.创建互联网支持的家园共育新型研培模式
幼儿园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园本教研工作方式,因地制宜采用网络教研、主题教研、教学展示、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以提升园本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吸引力、创造力。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园本教研新路径,搭建以“互联网+”为路径的研究平台,突破时空限制,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衔接,创新构建云端教师研修支持体系,探索关于育儿指导的园本培训内容和教研方式,将混合式家园共育模式作为新常态并逐渐向深入方向发展。
6.落实家园共育的科学化评价导向
幼儿的发展是在自然状态中发生的,幼儿的学习是在真实情境中产生的。幼儿园要将家园共育的评价研究建立在观察儿童、解读儿童,读懂儿童的基础上,要通过互联网手段将对幼儿家庭环境、养育观念、育儿需求的了解作为常态,对幼儿行为进行专业分析。可通过微信群、钉钉群等手段与家长共同互动,科学多元的为家庭提供支持和帮助。在落实家园共育中,要进行多元化评价,是面向孩子多还是面向家长多、机构视角多还是家庭视角多、单向指导多还是双向指导多、统一性指导多还是差异性指导多、演示训练多还是自主探索多、表演性展示多还是日常表现多,等等。要奉行幼儿园和家庭线上线下共同合作的评价理念,真正解决家园共育中出现的问题,打开“互联网+”背景下科学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新路径。
7.举办亲子主题活动
要真正实现幼儿的健康发展,亲子活动非常重要。这种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及品质。幼儿园举行的亲子活动可以是要求家长和幼儿共读一本书、共看一场电影、共唱一首歌、共绘一幅画、共做一件玩具、共讲一个故事、共做一个游戏、共做亲子装等。教师和家长都要积极参与,和幼儿密切互动,给幼儿营造和谐、快乐、亲切的成长氛围。
8.转变教育理念
家长要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深刻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而不是错误的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幼儿园的责任。幼儿教师也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实时将幼儿在学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同时加深对幼儿家庭情况的了解,使得教学开展更富有针对性,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家长应主动与教师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交流,共同为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努力。
结语
总之,家园共育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很多问题,家长和老师要根据幼儿的情况多沟通、多交流。老师要多开展家长工作,尽力为家长解决和孩子沟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家长也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如果老师需要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要积极回答。双方在家园共育过程中都应积极为对方考虑,尽量在不影响双方正常生活的情况下进行沟通、交流,确保问题得到解决,最终使家园共育得到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定霞.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148.
[2]邓莉.试论瑞吉欧教育对我国家园共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2):172-173.
[3]李佳佳,王思雨,张筱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2020.2001-2002.
[4]王美佳,张磊.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2020.1578-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