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陈惠新
[导读] 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陈惠新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第一中学 广东 惠州516000)
        摘要: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课程是教师关注的中心,教学模式通常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虽然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却也忽略了学生在应用物理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初中物理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方面,本文探讨了在初中阶段应用生活化导向型物理教学模式的意义,以及提出了一些应用和实践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探讨

引言
        学习的实质不仅在于使学生题目做得更好,而且还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用知识。面向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是要在生活中利用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提高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应在学生生活的框架内对学生进行教学,课程应基于学生的生活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注意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发展。因此,基于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一种新的生活化教学方法来充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强烈兴趣,并确保最大化的学习效率。
1.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
        在目前中学物理的教学中,许多教学模式缺陷正在逐渐显现。学生的基本技能不强,学习效果和反应能力也有很大差异。这给我国的教育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障碍。特别是在教授有更多抽象概念的物理学时。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能力和评估结果均不令人满意。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从多方面入手,丰富课堂知识,选择合适的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物理理解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指将实际获得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实现最初的学习目标。在充满生机的生活中,由于我们的习惯,许多现象都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我们经常忽略它们的内在原理。对现象的理解仅停留在客观可见性的水平上。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和研究,我们才能发现生活现象的本质。物理学是生活本质的总结。学习的重点是我们周围的世界。它与我们的生活以及其他事物紧密相关。良好的初中物理学教学应为学生未来的研究奠定基础,并能够很好地学习其他学科。将初中物理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表面的现象,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并使学生更自主地学习物理。正确的学习态度将为将来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并将为我国物理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2.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措施
2.1教学课堂生活化
        课堂教学是知识转移的重要渠道。在中学的传统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以较高的水平讲解知识。学生很难正确而深刻地理解,也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教师应该扩展思维方式,根据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将书本知识的内容与生活中的实例结合起来,要求教师充分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了解学生的喜好和对生活的兴趣方向,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结合老师提出的相关例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还可以根据教科书中的知识内容进行情景化学习,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主题,让学生在教室里聚在一起讲解他们想学习的内容,并基于学生的能力,发展探索生活的重要能力。
        比如以“杠杆的原理”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这样的学习环境:市场上一些非法商人正在使用有问题的秤砣来缺斤少两。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否发现过类似现象?我们如何发现非法交易者的行为?使用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情况,学生将考虑如何才能确保在这种情况下不侵犯我们的权利。为了确保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预先准备两个不同质量的秤砣和一个秤杆,同时在两个秤砣上标记相同的重量数值,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摊贩的非法行为。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秤进行测量。

确定商品质量的过程就是杠杆原理的体现。通过创造这样的生活化情景,可以显着提高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并加深他们的物理知识。
2.2作业练习生活化
        随着课程减负行动的开展,许多教师都做出了回应,但是面对考试的激烈竞争下,学校仍然无法放松家庭作业。受中学入学考试的影响,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做的练习和考试准备工作都是为了在中学入学考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他们学习是为了通过考试。但是忽略了原始的教学意图,也忽略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这种负面作用阻碍了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意识的发展。在初中以生活为导向的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生活来创建情景,将教学问题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并将其用在作业中,并允许学生进行可实现的实验以吸收课堂知识。也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后收获到自豪感。
        以“密度”相关的课程为例。上完本课后,老师可以为学生分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功课,例如:今天是张三妈妈的生日,他的父亲在商场买了一枚戒指,送给妈妈。戒指重7.6克。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排水量为9毫升。此时,请使用有关密度的知识来帮助小刚父亲确定这枚戒指是否是纯金?安排这样符合的生活日常的作业,以实现应用所学知识的目标。为了加深学生对生活与物理学之间紧密联系的理解,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索和学习欲望,并对学习物理学产生兴趣,从而积极参与物理学研究。与过去的简单书面作业相比,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2.3课堂教学实验化
        物理教学的过程与实验是分不开的,这是获得物理知识的最直观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许多老师对实验操作很不重视。一些老师甚至只是让学生概述知识点并背诵实验过程和结果。他们无法通过操作实现实验结果。往往使用已有的实验来展示结果,这样无聊的形式往往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竭尽所能鼓励学生进行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小实验。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常见的材料,为学生创建令人印象深刻的实验教室,避免盲目无聊的教导,帮助学生进行实验并发展实用技能。
        以“浮力”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将生活现象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两个杯子,然后分别将干燥的木块和铁钉放入两个杯子中,然后往有干燥的木块和铁钉的杯子倒入水中。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种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被观察到。再举一个例子,在教授与“噪音”相关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生活中的例子,鼓励学生进行研究实验,探索生活中的噪音,以及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来降低噪音等。这样可以有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4采用科学评价方式
        在现代生活中,许多老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喜欢使用积分系统对学生进行分类。高分代表优秀学生,低分代表差学生。这严重打击了基础薄弱学生的自尊心,也容易使成绩优异的学生感到松懈。面对这种后果,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当在初中物理教学进行生活化教学时,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而且应在精神层面上关注学生,以感受学生的情感。必须保持和学生的情感的沟通。
结语
        物理在初中的教育和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其中涉及的许多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化主题的背景下,应用面向生活的学习模式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更加有效,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形成物理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结合分散的知识点和现实生活。初中物理教师必须积极实施创新的教育理念,并积极使用面向生活的学习模式,以显着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姚中秋.关于中学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探讨[J].教育,2016(9):00111-00111.
[2]田军.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研究[J].学周刊,2015(03):136-136.
[3]尹兆平.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