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千程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摘要:本文首先总结高职院校青年党建工作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青年党建工作创新具有巩固共产党执政基础、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推进党内工作公开民主的必要性。最后结合目前高职院校青年党建工作新局面,运用“互联网+”的宣传手段和媒介,具体探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青年党建工作“1+2+3”的创新路径,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的青年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彰显本课题研究价值。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青年党建
基金项目:辽宁金融职业学院2020年课题 “互联网+”背景下优化高职院校青年党建工作研究 (项目编号LJZYL201912)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做好青年党建帮学生和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信念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是提升高职院校整体建设水平的重要依托,是保持高职院校沿着正确道路前行的标尺。做好高职院校青年党建工作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给高职院校指明发展方向、确立发展目标和突出工作重点。
一、高职院校青年党建工作发展现状
随着青年群体政治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青年党员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例也在不断上升。特别是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和学生党员大多数能够按照党的要求做,遵守党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作为党员在学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青年人容易受到蛊惑和干扰,个别党员可能出现信念动摇和思想偏离的问题。高职院校必须加强青年党建工作,及时纠正个别青年党员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偏差,进一步推进从严治党工作顺利开展。
根据个别访谈及问卷调查,目前在高职院校青年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具体表现为:(1)部分高职院校党建宣传工作不到位,青年教师及学生入党热情低。(2)传统的高职院校基层党建采取的单边授课式的党性教育教学方法难融入青年人的认知语境中,效果一般。(3)“互联网+”时代影响青年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党组织利用互联网抓住网络舆论主动权面临很多挑战。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青年党建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新时代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加速时代向前大跨步发展的“催化剂”,而互联网无疑是众多催化剂中最猛的一剂。在互联网下我们打破了原有信息传播渠道,信息如爆炸般海量且迅速的传播,并且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影响范围。根据2020年4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国内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现状中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随着青年群体政治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青年党员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例也在不断上升,加强青年党建工作是势之所需。在这样的形势下以“互联网+”创新高职院校青年党建工作有极强的必要性:
(一)巩固共产党执政基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且作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来加以强调”。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是向高职师生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抓好高职青年党建工作才能实现当对基层的领导,进一步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基础。高职院校青年党建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新形势下为了更好的密切联系青年,必须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党的建设。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网络资源也良芳不齐,很多反对势力利用互联网传宣负面新闻,高职院校学生以及青年教工作为高职青年党建的主体,思想尚未成熟也更容易被西方多元意识形态所影响,进而出现理想信念模糊、思想意识动摇的现象。有效地结合互联网+,开展青年党建工作有助于高职学生和青年教师形成正确的观点,进一步巩固我党执政基础。
(二)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
当今高职校园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而变化,青年学生和教师的智能手机使用率达到100%,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也常常出现面对面开会不说话,网上开会讨论热烈的现象,因此高职青年党建就要顺应这个时代发展潮流开展工作。在“互联网+”大潮流趋势下,每个工作内容都有“+”的机会,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紧随时代潮流,不断开拓探索党建信息化的新方向。高职院校青年党建工作与互联网相互融合的过程是我们高职党建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也是落实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高职院校党组织有着加强基层服务、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学生群众的功能,运用“互联网+”作为青年党建的手段,能够更好的保持高职青年党建的先进性。
(三)推进党内工作公开民主
“互联网+”的时代改变了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执政党的执政环境。互联网使党内工作传达再也不是传统的自上而下逐级公布,而是给我们提供了更多便捷高效的沟通方式。党内成员只要能连上互联网,就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信息传达、互动交流、政治学习、民主测评等工作。高职院校青年党建工作在“互联网+”形势下将变得更为公开透明,党内成员可以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提高了民主性,党建工作也更为信息公开、监管机制更为完善。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青年党建工作的“1+2+3”创新路径
(一)扎根实际,围绕“1”个党建工作主体:坚持以青年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主体,创新“互联网+”党建新理念。
新时期创新高职党建工作,青年为主体包括高职院校学生及青年教工,运用“互联网+”不断服务高职院校学生以及青年教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现代社会中存在众多的压力:青年教师的晋升评职称压力、学生的课业学习压力原生家庭变化压力、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压力等等,这些压力会不同程度的造成高职青年党员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党组织应坚持围绕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对青年党员进行心理疏导,加强人文关怀。“互联网+”不见面,可以充分保护青年党员隐私的特点,随时随地深化与青年党员的沟通交流,关心青年党员的学习生活。
(二)明确目标,坚持“2”个导向提升工作成效:坚持以目标为导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以目标为导向能帮助高职院校强化党建顶层设计。目前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党建,教工党支部书记、委员中要求至少1人为青年党员,通过每次党小组履职情况和支部会议,进一步探究“互联网+”在青年党建工作中的应用。高职院校可根据院系具体情况制定各支部制度,以目标为导向并随执行加以调整,推进“互联网+”背景下青年党建标准化规范化进程。高职党建中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刻坚持问题为导向。以当中央的要求做总体部署,以先进高职院校做标杆模板,关注党建中具体难点攻坚克难,在“互联网+”背景下带着问题调研、带着思考工作、带着建议研究,寻找出围绕“1”为主体,“互联网+”为依托下高职青年党建的有效改进创新方式。
(三)优化要素,搭建“3”个平台凝聚发展合力:搭建青年党建网站宣传平台、搭建网络群学习平台、搭建网络党建知识比拼平台。
随着西方社会思潮的不断传播,高职院校青年党员运用互联网技术会“翻墙”上外网,更加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高职院校可以搭建针对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工为目标群体的青年党建网站,向他们强化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理想信念。高职青年党建网站中应以“网络党课”为主体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研讨。周周讲,围绕当下青年关注的热点根据需要制作网站内容,每周一个主题。处处讲,网络党课内容贯穿高职青年群体的工作学习生活,登陆校园网霸屏宣传处处渗透。人人讲,高职基层支部书记委员带头讲,青年党员跟进讲,其他青年全员参与。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可利用微信群直播、群视频功能或腾讯会议、QQ群直播等互联网手段开展党日学习,通过“互联网+”的学习平台使高职学生即使“2+1学制”第三年顶岗实习和跟岗实习不在校情况下,思想政治学习不间断。
充分利用高职院校青年党员中普及度极高的微信、QQ、抖音等网络多媒体平台,进行党建知识渗透。微信和QQ可建立相对封闭的群,群内进行党务工作通知、青年党员学习心得交流;抖音微博相对开放的平台可进行党建内容宣传,青年师生可观看转发从而提高宣传力度。“学习强国”平台同样可以加以充分利用,学习规章制度和支部内云盘储存资料。高职院校可设立青年党员学习小组,配备导师激发学习热情凝聚智慧力量。青年学习小组可担负起网络学习平台内容起草、更新等任务,由支部书记亲自带队让青年员工更快熟悉业务、展现才干。另外“互联网+”下的高职院校青年党建要出彩必须拿出经费创建专业的网络制作团队,保质保量地将支部书记委员及青年党员录制党建学习视频进行专业的后期加工。同时可采用教师擅长的“慕课”等形式教育宣传微党课。这些课程在保证内容的基础上,以“微”为主,符合青年群体的观看特点,避免内容烦琐枯燥而降低学习效果。
搭建“学习强国”得分、党建知识有奖在线答题等知识比拼平台,根据活动重要性依次赋予权重,每学期末统计参与者最终得分。此平台综合得分与民主评议相结合,将作为高职院校教工支部年度考核、学生党员及积极分子选拔、学生德育测评等重要参考依据,通过量化的考核体系也能提高高职院校选拔用人的透明度。推介人工作流程既是履行党员权利贯彻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青年党员思考锻炼、党员间学习交流、增进感情的过程。与此同时,利用“互联网+”设立网络答题荣誉榜单每月网络公示支部内前3名得分标兵,可通过增强仪式感和自豪感来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四、创新路径的保障条件
高职院校“互联网+青年党建”的进一步推动,需要强化互联网技术应用意识,强化高职党委书记、学院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等基层党建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水平。高职院校也要拿出经费与专业的新闻稿写作、短视频录制及后期制作团队合作,完成“互联网+”下高质量的党建宣传内容。通过不断改进工作思路与观念,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大数据等“互联网+”的新技术手段与原有党建工作经验相结合,提升高职青年党建工作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工商银行直属机关党委党支部,用“三个三”工作法加强自身建设[J].旗帜,2020(10)
[2]付铭举,借助“互联网+”优化青年党建工作[J].人民论坛,2019(8)
[3]闫佳伟,高校学生党支部“互联网+党建”工作方式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0(16)
[4]何川,“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党建科学化研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7
[5]任嘉棋,黄熠,“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网络平台的构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