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途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蔡海龙
[导读]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他们而言,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有重要的意义
        蔡海龙
        东阳市城东街道塘西小学
        摘要: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他们而言,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只有在这个时期帮助他们打好基础,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建起高楼”,获得长远的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途径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实施途径
引言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超强的实用性课程,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探究思考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非常重要。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进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水平普遍不高。所以,为了使小学数学教学发挥真正的价值,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就应该主动去发现生活中体现数学教育的内容,并把这些内容与数学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运用水平。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教学生活化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运用知识,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相结合,能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当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难题时,他们会获得成就感,成就感能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丰富和发展小学数学
        数学课本上很多内容和知识点都来源于生活,但对生活中的常识进行了升华和浓缩,使得这些内容具有抽象性和理论性。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理论性,正是小学生对知识难以理解的重要原因。数学教师要对小学数学的内容进行丰富和发展,小学生才能对数学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数学知识要符合小学生的喜好和认知水平,教师要对课本知识进行兴趣化、生活化,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生活化教学应用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一)课堂采用生活情境化教学
        想要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高效学习,提升学习水平,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大量的生活素材,采用生活情境化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把抽象的知识变得更为具体直观,同时学生能把这些知识点与生活联系起来,学习效率和质量都能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去发现教室中、学校里乃至日常见到过的平移和旋转移动,学生间相互讨论探究总结知识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补充。


        (二)教学考核生活化
        众所周知,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主要手段,但是考试也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教师可以先集中考核加减法,让学生对加减法巩固之后,再将知识点和实际生活相关联,出一些应用题,再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比如小红有一些邮票,今年过生日的时候送给了姥姥20张,然后小红又将邮票拿出30张给了爸爸,现在还剩60张,问小红原先有多少邮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对加减法进行了考核,还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了考核。这样的数学趣味题能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知识与生活是紧密结合的。
        (三)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的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往往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在这样的教学状态下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知识,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自然不会高,一堂课下来教师和学生都觉得很辛苦。对于教学中的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采取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感受来源于生活的数学乐趣,让数学走向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让学生发现数学之美,师生共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领会数学这门学科的精髓。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时,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生活场景,然后给学生设置学习目标,并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学习。这种方式要求教师做好备课工作,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
        (五)课后作业的生活化改革
        课堂结束后,一般来说教师会布置很多家庭作业,而这些家庭作业大多是习题或试卷,不够灵活,是一种固化的模式。若教师在课后布置一些比较灵活、有趣的家庭作业,学生就能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例如,在“小数的意义”一课中,笔者布置的家庭作业是让学生在家中开设生活超市,对家中的物品标设价格,再由父母和孩子轮流扮演超市收银员,看谁的计算出错率最少。这样的家庭作业,不仅拉近了亲子间的距离,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小学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新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课程,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把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采用生活情境化的教学模式,组织开展生活实践活动,以及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思考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晓明.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对策研究[J].中华少年,2020(04):40+42.
[2]孟艳.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10):56-57.
[3]韦耐合.生活化教学模式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对策分析[J].试题与研究,2019(04):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