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化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3期   作者:邱海洋
[导读] 道德是人类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邱海洋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漠西初级中学 陕西省 咸阳市 713300
        摘要:道德是人类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学生生活中处理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未来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因此,如何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怎样为学生建立与社会相连的载体,下面,本文就对基于情境化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为学生还原真实事件、问题,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去体验、去感受,在生动、趣味的学习体验下,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活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依旧深远,教师使用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明显不足,教学质量不高。因此,转变教学方式就成为教师当前需要注重的方向。
        一、利用游戏设计开展情境创设
        众所周知,兴趣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记忆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不能很好的刺激学生学习的神经。而游戏具有娱乐性、互动性的方式,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融合游戏设计,能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主动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接受知识、记忆知识。因此,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以此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发展兴趣,接受知识,记忆知识,从而掌握知识。
        例如,在学习《集体生活邀请我》这节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集体的概念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教师就利用游戏设计,为学生开展情境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提升兴趣,记忆知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游戏互动,“班级比拼”。首先,教师以班级为单位,给全班学生一个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目标,赢得比赛。其次,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学生相互配合,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最后,经过努力获得了胜利,教师可以选出几位学生,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经过这样的游戏比拼,学生产生了集体荣誉感,也为逐渐融入到集体环境中。通过利用游戏设计开展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娱乐中获得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情境创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着教育方式的转变与更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方式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最直观的学习方式的引导下,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因此,教师就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情境,提升学习能力。例如,学习《少年有梦》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先播放歌曲《大梦想家》,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教师利用学生此时的心态,引导学生思考,“谈一谈自己的梦想。”经过教师的引导,再加上青春期学生对未来充满了美好,都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梦想。教师为学生创设具体相关的情景,学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参与其中,积极思考,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利用角色扮演开展情境创设
        角色扮演是通过让学生进入到某个角色或着某个环境中,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想法的一种学习活动。为学生设计角色扮演,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学生会在扮演中,能够将文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情感充分表现出来。而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感受角色的体验,更好的理解阅读内容,接受课本知识,从而有效掌握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学习《情绪的管理》这节课的时候,在当前,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的心理会以自我为中心,并不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与想法,也不会从其他人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情绪对他人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对此,为了让学生了解出现情绪的原因、管理情绪的方法以及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就利用小组表演的活动,展开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先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当然,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整合学生。然后,教师为学生布置小组表演任务:一位模拟书中的小平,另外一位学生模拟小平的朋友。让学生在角色模拟中,感受到不同情绪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兴趣更加浓厚,都会积极加入到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记忆知识。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还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升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转化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实情,结合学识内容和情境教学,通过游戏设计、信息技术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组织学生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情境学习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还能保持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动力,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汪明.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原则与策略[J].江西教育,2008(29).
        [2]吴勇.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J].中学政治参考,20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