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时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34期   作者:张娟娟
[导读] 音乐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们所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娟娟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第六中学 562300
摘要:音乐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们所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尴尬状况,使得借助音乐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更好成长的预期目标难以达成。作为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在面对问题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加以解决,带给学生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时效性、提高教学质量。鉴于此,本文对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时效性的提高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音乐;素质教育背景;时效性;提高策略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转变和近几十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有了较高的要求。作为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部分,音乐可以说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升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帮助学生在更深、更高的层次理解美、把握美、感受美、表达美,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培养。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音乐教学不重视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初中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对于音乐课程的重视不够,其认为这一课程既不会涉及期末考试中计入总体成绩,也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其他文化课程的成绩,因此使得这一课程的实际教学工作存在敷衍的态度。除此之外,一般到学校的考试阶段,甚至会有很多教师剥夺音乐课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文化课的教授,使得学生不能够合理地进行音乐课程的学习,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其对这一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2.课堂互动不理想
    对于很多初中音乐教师来说,其都沿袭了传统的以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这一方式相对来说过于枯燥,且学生对于知识的接收存在被动性。另外,一些教师大多数时候提出的都是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其不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及启发,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不断压缩,甚至不愿意参与互动,从而让音乐课程不能完美地发挥其魅力及价值,使得课堂死气沉沉。
    3.教学评价不合理
    对于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评价来说,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良好、优秀、及格等多种等级来评定学生的音乐成绩。然而,这种方式存在盲目性与不客观性,其主要依据的是学生日常的表现以及教师的主观判断。并且,一般的学校都不会建立完善的音乐课程评价体系,因此,给学生传递了一种无所谓的信息,使得其对待音乐课程学习的态度慢慢变得不再认真,从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4.教学方式机械化
    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大部分学校都开始引用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初中学校的音乐课程教学也不例外。但实际上,很多音乐教师太过依赖多媒体等教学方式,使音乐课堂逐渐变得机械化,学生面对音乐知识只能通过感官去观察,缺乏实际的体验感,从而不能有直观的感受,因此,导致教学质量与效果不升反降。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时效性的提高策略
1.延伸教学内容
    诚然,教材是我们音乐教师进行音乐知识讲解与传授的重要载体,但是其却并不是唯一的一种教育教学方式。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追求新鲜有趣的事物,追求流行的事物,由此出发,我们初中音乐教师便可以立足教材上的音乐曲目进行适当的延伸与拓展,引进学生所喜欢的一些流行音乐,让我们的学生以流行音乐为载体爱上我们音乐课的学习,爱上音乐知识的学习,并由此提升与发展自身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例如,在教学“花季如歌”这一单元时,我除了带领学生学习了教材上的音乐曲目,更是有意识地扩充了学生们所喜欢的众多流行音乐曲目,像周杰伦的《蜗牛》歌曲配乐简朴,更是通过比喻的手法告诉时下的年轻人要有梦想,要敢于奋斗,给予学生们积极的、向上的价值观引导;许巍的《蓝莲花》,其虽然没有激昂的曲调,但是却以平静祥和的口吻歌唱了一种坚定不移追求梦想的宝贵精神,震撼人心,给予人们以无限力量……就这样,我们的初中学生更愿意学习音乐知识,更能从一首首音乐作品中受到美的熏陶,接收到启迪的力量。
    2.开展多层次教学
素质教育要求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等三个维度培养学生。因此,音乐课想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时时刻刻考虑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是简单的让学生依照课本上的知识去训练,相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感知如何唱歌。从歌曲创作背景,歌手、创作者个人经历,时代状况等多层次地展开音乐教学。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西方唱法”的唱功来加强学生的声乐训练,因为西方传统的唱法更偏向于圣咏,是类似美声的唱法,具有很强的代入感。在对民谣歌曲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对西方唱法进行一定的借鉴,这是由于我国北方很多歌曲的表现都非常的粗犷,兼具西方唱法的一些特点。此外,教师还需要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进行不断更新,不断地融合全新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例如,在进行《嘎达梅林》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应自行探索这首歌曲的演唱背景、演唱风格和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风格的美感和欣赏能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组建多元课堂
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初中教师在进行实际的音乐课程教学时,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其学习是需要一定的天赋的,以此,教师可以细致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并依据于此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来进行因材施教。
例如,在《七子之歌—澳门》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一歌曲的作同者闻一多先生,向其传递爱国之情,并可以在教唱之后,给学生分配学习小组,让其合作查询七子除了澳门还有哪此地方,并在课堂中进行分享及吟唱,以此看哪个小组唱得更好更有感情,从而让学生体会歌曲中承载的一些意义以及情感,让其不仅通过歌曲增强爱国之心,更能通过歌曲了解历史,从而提升新时代的凝聚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避免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地优化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艺术品质,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目标。
参考文献:
[1]许艳欣.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探析[J].中外交流,2017,(33):296-297.
[2]周海艳.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探析[J].经贸实践,2017,(12):2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