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全平
湖北省郧西县思源实验学校
摘要:不少初中生在学习英语这门课程中存在着困难,总是希望他人可以给其指明学习的诀窍或捷径。学习本无捷径可走,但是一些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却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提升学习效率,本文就探讨了几种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方法;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英语所学的语言知识依然是以基础内容为主,具体而言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单词、句型以及相关的语法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背诵是最主要的学习方法,每天学生都要通过死记硬背记忆大量的单词与句型,这一方式低效且容易挫伤学习积极性。作为一门语言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不但要理解文本与词汇的含义,更要懂得如何应用,听、说、读、写任何一项都不能偏废。因此学生只有掌握了良好且有效的学习方法后,培养了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的学习英语这门课程,进而促进个人成长。
一、以形象化记忆来掌握词汇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大量的单词、句型,学生的记忆与背诵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记忆的方式并非只有死记硬背一种,学生要结合英语词汇的特点与规律,通过形象化的方式来记忆,不但效率高且趣味十足。
以“Can you play the guitar?”这一内容中的词汇学习为例,在学习“chess”这一单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che”结合其读音为“车”,末尾的“ss”则可以结合其形似蛇就将其联想为“车里有两条蛇对坐下棋”。这样方式来记忆学生可以将这一词汇的读音与拼写都掌握,针对没有产生足够语感的学生而言,其形象生动且具有趣味性,学习效率高。实际上,这种记忆方式不但可以应用在单词学习中,句型甚至是相关语法的学习都可以进行尝试,以提升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效果。
二、以情境化练习培养应用能力。
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考试是一种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英语知识,才是最终学习目标。熟能生巧,想要将教材知识恰当的应用在生活中,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对英语这一语言达到熟练的程度。在课堂学习中、课下练习中甚至是生活中,学生要多用才能实现熟练的目标,因此就可以通过情景化的方式展开练习。实际上情景化的练习不但同学生的思维规律、认知规律相契合,并且还能良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增强学习动力。
例如在学习“What does he look like?”这一单元时,其中一个知识点为“be of medium build”的应用。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体化情境,如“The person I most admire is of height and has hair。”自然而言的学生就会联想自己心中的英雄形象,然后结合具体情况来回答这一问题,促使学生调取并应用所学知识内容。
又如在口语知识的练习中学生依然可以采用情境化方式展开学习,并且同学之间还能在此情境中互动,增强学习效果。如在学习介绍家人朋友时,学生可在课下准备好其所要介绍人物的PPT,包括人物外貌特点、年龄、职业、爱好与自己之间发生的趣事等。在课堂上进行介绍时可以先让同学猜测一下人物特点,提出问题“Guess what does my uncle look like?”。其他同学则可以说说自己的猜测,最后再由介绍者来揭晓答案,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应用了所学知识,并且还轻松、愉快。
三、拓展阅读范围促进语感生成。
传统的初中英语学习中,教材是最主要的知识承载者,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以教材为主,甚至局限在了教材范围内。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教材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由于教材的篇幅有限,所涉及到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单纯凭借此学生难以获得优秀成绩。学生不但要掌握好基础知识,更要进行广泛的拓展阅读来开拓视野,了解更多的说英语国家的文化与习俗,并在自主阅读中生成语感。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符合学生理解能力的原版英文书籍,如,《The Pearl》《Litle Prince》等,学生也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英文书。然后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交流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阐述阅读成果,或者是对文中人物、事件的评价。鼓励学生学唱英文歌、看英文电影、参观英文舞台剧表演等都有利于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促使其生成语言学习最重要的因素——语感。
结论
综上所述,英语知识的学习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注意学习的方式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形象化记忆、情景化练习以及拓展阅读等都是良好地学习方式,并且大量实践也证明了这些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此外,学生还要注意培养自己良好地的学习习惯,注意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习兴趣,高效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谢雅芳. 浅谈高中英语学习中同位语从句的学习方法[J]. 电脑迷, 2019, 000(001):203.
[2]李祖明. 高中英语学习方法的几点体会[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8):122.
[3]王晓玉. 浅谈激发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方法[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09):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