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陈志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开展,人们逐渐对小学生自身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投入了更多的重视目光。
        陈志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 110013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开展,人们逐渐对小学生自身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投入了更多的重视目光。数学学科,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为学生自身计算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多的有效帮助。但是在小学阶段中,学生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还存在着学习意识淡薄、学习兴趣不高等各种情况,对学生自身知识技能的提高带来了不良影响。随着教学方式的整改创新,教师就应该注意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时候,合理设置提问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知识学习,促进数学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预设;课堂调控;研究策略
        对于学生而言,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开始,一切知识都是陌生的,需要有人进行指导,且数学是一项重要无比的学科,自身所具备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不足以完全进行掌握学习,所以需要教师带领着进行知识的学习。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知识教学课堂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着整体教学水平的良好提高,这就需要教师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且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中的有效预设和课堂调控提出了相关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事业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有效帮助。
        一、课堂提问的价值和必要性
        课堂提问具备了多功能性的特点,能够将学生自身的思维思考能力进行调动启发,带动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使学生自身的注意力进行良好的集中,一个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仅能够引导出后续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点明了学习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还可以将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引导至课堂学习中来,使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和听课的质量都能够进行提高。
        课堂有效提问还可以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启发培养,通过设置一个合理的预设,能够使学生对自己正在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清晰地了解和认知,从而将数学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内容加以牢牢地掌握。另外,通过教师设置一个问题情境,能够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加强给予更多的帮助,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拉近师生间的关系,加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将自身的注意力集中至课堂学习中来。
        通过创建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够令学生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提高,还可以令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情感,将传统教学模式下枯燥、单一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促进学生的知识吸收。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预设和调控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疑问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没有注意到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所以在进行知识教学的时候,也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疑问意识,从而导致了教学内容过于呆板枯燥的情况。而学生能够对某一个事物、某一个问题产生疑问,就会自觉地进行解答,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自身的疑问意识,让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提问,从而通过教师的带领而进行知识的探索,寻找到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发挥的是引导作用,课堂主体依旧是学生,这就能够令学生在思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例如,教师在进行“多边形面积”一课知识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展示“五边形”、“平四边形”等多边形,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呢?这一疑问的产生,学生会将自身的注意力放到教师身上,然后教师在引导着学生观察课本,通过“分割”和“移补”的方法来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得出答案,就会收获巨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对数学知识也就能够不由自主地产生学习兴趣了,从而锻炼了自身的思维思考能力。
(二)鼓励学生进行提问
        传统的知识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占据课堂主体的位置,对学生所采用的也只是“填鸭式”的知识漫灌,这就令学生感觉到了压抑和被动,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需要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大力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胆量和知识探究能力。对此,教师可通过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和平移”的相关知识教学时,展示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等,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间讨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通过学生进行知识的讨论,就能够回答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在组内进行问题的提出,大家一起寻找答案。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小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组内进行问题的探索,对自己所想到的进行提问,共同进行解决,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数学问题探索能力和数学知识掌握能力。
(三)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数学知识遍布我们的生活。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知识的讲解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联想到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数除法”的相关知识教学时,可以通过提问“小明在A超市买了5包牛奶,一共花了11.5元,A超市牛奶每袋多少元?”或者“买6把扫帚花了18.9元,每把扫帚多少元?”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因为这些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十分容易联想到数学知识,从而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教师的引导来进行问题的解答了。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时候,对所学内容进行一个更加深刻的记忆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获得更多数学知识的重要基地,能够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进行良好提高的重要阶段。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就令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自身知识掌握能力的提高受到了不良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数学教师就需要将自身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进行创新整改,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课堂提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加强知识点的熟练度能够提供更多的有效帮助,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魏小花.探讨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J].新课程导学,2019,(18):94.
[2]汪翠兰.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64.
[3]刘明耀.试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J].试题与研究,2019,(22):36.
[4]蔡庚辛.试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J].试题与研究,2019,(2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