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起步“不为难”——浅谈三年级作文指导的几点看法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毛涟波
[导读] 三年级正是学生写作起步阶段,非常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认真“扶一扶”,让学生初尝写作的快乐和成就感,引学生走上喜爱写作之路。
        毛涟波
        长沙市雨花区泰禹小学410000
        摘要:三年级正是学生写作起步阶段,非常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认真“扶一扶”,让学生初尝写作的快乐和成就感,引学生走上喜爱写作之路。以仿写为桥梁,辅以厚重的阅读积累,加入鲜活的生活体验,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让学生充分感受作文起步“不为难”。
关键词:作文起步   作文指导   看法
        
        每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刻苦训练和老师的悉心指导才能形成。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写作成了学生有点“为难”的作业,总觉得无从下手,在写作起步阶段,他们需要专业的指导和耐心的引导,能迸发写作兴趣,燃起写作热情。
        1、仿写是桥梁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三年级起步作文,可以从仿写开始。模仿课文中基本句型、句式、常用句群做写话训练,就是为了建立完整的句子概念,了解句与句的结构关系,扎扎实实地打好用词造句的基本功,是语言逐步合乎语法规范的。如:《花钟》一文中,描写一天中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花。可以模仿这种拟人的手法去写片段。《秋天的雨》,“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模仿这种句式,让孩子去模仿,孩子们做的很棒,想象力丰富。
        仿写,培养一种模仿写作的意识,向课文、范文学习,提升飞快,有拓展,锻炼孩子的想象力,慢慢地,在孩子们的作文中也能看到仿写的影子。如:李睿轩的《秋天来了》,文章结尾段写到:“秋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它,我们听到了它,我们闻到了它,我们触到了它。它在落叶上奔跑,在跟风筝嬉戏。它在青蛙、大雁嘴里叫,在桂花、菊花枝头笑……”
        模仿仅仅是起步,最终是引导学生运用想象走向创造,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特色来。
        2、厚重的阅读积累
        (1)爱阅读的孩子,写作会感觉很轻松。
        如:王思维《聪明的小蚂蚁》,“星期六,我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了一个大大的蚂蚁窝。我提起了兴趣,就蹲下来仔细观察。”“现在,这个洞里的蚂蚁都动员起来了。它们在热火朝天地搬运食物,一刻也不停歇。”“哎呀,糟糕。死苍蝇的体积太大,进不去。我正准备看笑话呢,但是,它们竟然把苍蝇咬成一段一段的拖进洞里。这下,我被震住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语言很有张力。
        (2)爱阅读的孩子,语感会很好,表达流畅,语言有表现力。
        如:曾逸轩《可恶的雨》,“我写完作业就往家里走,我抬头一看,咦,路上怎么没有一个人?我低头一看:哇!水怎么这么深!我撑着伞试图强行通过,可是我只要往前走一步,伞噼里啪啦地抗议起来,我只好回到原点。”“我试着通过那条像长江一般的马路,但是可恶的水加上可恶的风,险些让我成为河上的船!”“回到家里,我发现全身上下没有一处不湿的。(包括耳朵孔里)雨真可恶!”读了这个男孩的文章,我知道他中了《可怕的科学》的“毒”,当时,他很迷这套书,百读不厌,果真,在语言表达、思维方式、文章态度等都看到了这套书的影子。
        余米《拾秋天》,“我捡啊捡,红色的“秋天”似乎怎么也捡不完。她的颜色那么红,像把夏天的太阳都刻在上面了。”“秋天没有春天那般生机勃勃,没有夏天那般百鸟争鸣,没有冬天那般大雪纷飞,尤其是寒风飒飒的今天让我感到失望。妈妈说:秋天就是这样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想:也许是因为太阳公公走了吧,大家都悲伤了吧。


        (3)爱阅读的孩子,写作思路很广,视野开阔,不会拘泥于书中常见的表达和老师习作指导的范围。
        如:凌婧萱《“万能修”爸爸》,光看题目,就觉得很有趣。小时候,读过凯迪克系列《“万能修”先生》。
        张靖怡《可爱的秋姑娘》,“秋天一来,秋姑娘就忙前忙后,她把苹果变成红色,把桂花变黄,把草地变绿……”“今天她要参加朋友们的宴会。她先跑到树下,吹一口气,一股浓烈的香味扑鼻而来,桂花变成了一条小裙子。她又把苹果摘下来当王冠,摘樱桃当手环。”“当她到宴会现场,她是最耀眼的一个。”我想:靖怡读童话应该读的不少,好好的写秋景的文章中,都布满了童话色彩,笔触新颖独特。
        陈玥麟《我家的“手机迷”》,“我爸爸每天抱着他的手机看,看得眼睛里都布满了血丝。不是发微信,就是看笑话和新闻;不是看QQ,就是抢红包……有时,我爸爸看手机时还会笑的合不拢嘴。”“看着老爸那妖怪般的坐姿,想:爸爸怎么看个手机都做不正啊。”
        3、鲜活的生活体验
        日记小列车的主题设置,关注孩子的生活体验,写过:精彩的足球赛,美丽的秋天,好玩的运动会,我养的一种植物,我观察过的一种动物。
        孩子们天生喜欢植物和动物,写的尤其出色,我在办公室边读边笑,写的太有意思,“鲜活”!如:我们班的昆虫学家王雨轩,写的《恐怖的小螳螂》,图文并茂,“小螳螂皮肤是棕色的,有四条腿,手中拿着两把大刀。我有疑问:为什么它有四条腿呢?也许它的两把大刀就算是两条腿吧。”唐傲瑄《胆小的蜗牛》中写道:“观察到一半,我不小心碰到了它的“接收器”,哈哈,它的“接收器”一下子就不见了,原来蜗牛这么胆小。”我能感受到傲瑄在写日记的过程很轻松,很快乐。张志杨《蜗牛“越狱”》,“我家养了四只蜗牛,它们虽然长相差不多,但是性格各异。”“一只个头大的,它叫“老谋深算”,我在的时候它缩着头,摆出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等我走后,它就欺负另外三只小蜗牛。”我当时就在想这不是张志杨自己本身吗?将观察与揣测完美融合。
        有真实的生活体验,经历过,喂养过,观察过,感受真切,写起来也会细腻生动,作文里会有满满的生活感,能让这些有张力、有活力的语言和场景去带动读者,吸引力倍增!
        4、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作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三年级,孩子们的作文处在起步阶段。
        (1)学会梳理。当孩子不会动笔时,我们可以耐心地给孩子一些提示,上周我们不是去果园吗?在那儿可以找到很多秋的踪迹哦!借以打开孩子的思路。如果您只说,自己想,自己写,早点写好哦,孩子会很为难,作文无疑慢慢地成为了“难路虎”。因此,必要的时候,可以出手帮帮孩子。起步阶段,可以多“扶一扶”,以后才能真正“放手”。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能写出好文章的!
        (2)提笔就写。构思阶段耗时不宜太久,久久不下笔,会养成习作拖沓,无法下笔的习惯,写作会成为一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孩子在选材时拿不定主意,家长可以做适当的点拨,为孩子加速。适当的思考,文章一气呵成,养成这种好习惯,非常好!
        (3)学会修改。有敢于去修改自己文章的勇气,有沉下心来修改自己作文的耐性,最开始在班上推行的“泡泡修改法”,你觉得哪个地方不满意,就在哪里画上“大泡泡”,把自己想要增加或者修改的语句写进“泡泡”中。
        三年级是孩子们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可以多“扶一扶”,多支几招,让孩子认为写作是一件“不为难”的快乐事,对写作产生了兴趣,那我们的作文起步就初见成效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