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段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聂湘玉
[导读] 记得一年级刚接到这个班时,面对一群小机灵,我有些惊慌失措,常常感到自己力不从心。
        聂湘玉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614000
        记得一年级刚接到这个班时,面对一群小机灵,我有些惊慌失措,常常感到自己力不从心。刚入学的孩子,他们从百般呵护他们的家庭中走来,他们是家里的心头肉掌中宝,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来到这样的集体更是像猴子一样“各显神通”。时常让我觉得无法招架。
        路队行走,课堂常规我们班比同年级其他班级差。整个班级时常因为行为纪律不规范受到德育部老师的批评,我自己也觉得很羞愧。我们班的孩子相当调皮,一年级的时候纪律尤其难管。常常是这边刚安顿好,那边又开始闹开了。每次打铃,还没走进教室就可以听到闹哄哄的说话声,有些男同学甚至听到铃声,不赶紧在位子上做好,还在教室的走道上追逐打闹。我每天都在生气,我很累,但又很无助。直到得到多方提点,让我开始拨开迷雾见到些许的阳光。来到小学就得走进孩子的世界,运用孩子的思维,孩子的语言,迎合孩子的喜好,在同一频道上沟通才可能有效。
        于是从一年级开始,我们的晨诵就在与纪律有关的儿歌中度过。“上课铃,丁丁响,我们快步进课堂。书本文具放整齐,静等老师把课上。”开学的第一周,无论是不是我的课,只要一打铃,我就跟大家同时走进教室,让学生学会听懂铃声。“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挤不碰要安静, 站队做到快静齐,动作规范我第一。”一年级时每次上下楼梯,我们班都会不厌其烦的背诵这首儿歌。这样一来,学生由诗歌学会了规范自己的行为,再到小伙伴之间的相互提醒。我们班的同学每一个行为都有了一首与之相对应的诗歌,每次行动前的背诵诗歌都在巩固他们渐渐成型的好习惯。
        我发现班级大部分孩子还是很守纪律的,而收拾书包速度慢的、排队爱带头讲话的、喜欢掉队的,每天基本上都是固定的那几个人,班级路队管理问题主要出在这些孩子身上。针对以上情况,我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 一、小班干责任制。南北两条队伍各选两名身强力壮的孩子作路队长,一个负责领队和整队,另一个则负责“保驾护航”,跟在各条队伍的后面,专门对付爱掉队的孩子:二、专门训练。对于几个收拾书包速度较缓慢的孩子,则每天放学后留在班级单独进行集中训练,时间久了,他们看见别的小朋友都走了,就剩下他们了,积极性自然会提高,速度自然会快起来;三、限制时间。每天整理路队时,一名路队长站在队伍前依次喊口令“快”——站好队、“静”——闭上小嘴巴、“齐”——拉起小手。每个口令之间相隔约2秒钟,孩子们听着口令自行调整;四、奖惩结合。对每次第一个收拾好书包出教室并快速站好路队的孩子奖励小红花一枚(留作期末综合测评用),对规定时间内尚未站好队和爱说话的孩子,则留在班级背诵班级常规条例一次,如若再犯则累积背诵次数,不积极的孩子几次一留就自觉了;五、固定路线。孩子们放学从教室到校门经过的一段距离的地面上白色的跑道,每天让他们踩着这条白线携手出校门,这样队伍不至于走着走着就七零八落了。“放学后,铃声响,收拾书包回家 去。站路队,快静齐,不说话,不乱挤,挺胸抬头甩开臂,走起路来真神气,一二一,真整齐,都夸我们是第一。”“站路队,快静齐 。走起路来真神气,挺胸抬头甩开臂,整整齐齐回家去。


        儿歌童谣孩子们是喜闻乐见的,具体生动,朗朗上口,孩子们一边齐念儿歌一边做动作,自然而然注意力集中了,路队整齐了。在规范路队这块,我们班用这么些策略边实践着,边反思着,同时又观察学习着,在我们周围也有着很多的榜样,供我们取经,给我们指导。路队是常规训练的中心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排队要讲秩序,走路队要做到快静齐。
        因为我是数学老师,所以有时我会刻意帮孩子选一些数学类书籍,如《数学帮帮忙》、《马小跳玩数学》、《好玩的数学博客》、《数学小报》《美妙数学天天见》。《马小跳玩数学》和《好玩的数学博客》是一个故事一个数学知识点,通过阅读数学故事,不仅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更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小报》每一期不仅有数学故事,还有一张检测卷,通过阅读数学故事,真切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而检测题则检测了学生学习后的效果,让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阅读方法。
        全班的数学阅读主要安排在我每周二和周四的中午午读时间,时间有限,所以必须安排好全学年的每一次午读。确定每一次午读的内容,同时我要先提前制定好各个环节具体的学习方法,如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学生怎样勾画书中重点知识点,怎样提炼每一个故事中的知识点等。深入研究阅读教材,明确每一堂课应该以什么方式呈现,在什么时间运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层次,让每位学生通过数学故事的阅读,都能有所收获。比如,解题技巧的提升,阅读能力的提升等。
        创建好家长QQ群,确保每一个孩子都有家长加入。在此基础上,建立群常规,建设群文化,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家长能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为孩子的阅读打好良好的群众基础。积极寻求家长的配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定期发布一些关于数学阅读的资料或方法,比如在班级微信群推送公众号《美妙数学天天见》,向家长介绍一些好用又免费的阅读软件,比如软件喜马拉雅上有许多的数学故事如《你好,数学》,《数学家的故事》《不一样的数学故事》等等,空闲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听,实现家校共育,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召开家长交流与座谈会,让做得好的学生家长交流阅读方法。
        及时分析与总结数学故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特别是了解学生在运用时的困难与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根源。对每次数学阅读后的效果通过《数学小报》进行简单的测试,反馈数学阅读中还存在的问题,逐渐改进阅读方法。在每学期末,我会总结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原因,继续学习,不断研究,坚持教学实践并及时反思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组织学生开展数学阅读手抄报比赛。选择部分学生进行一次演讲比赛,写一篇读后感,然后进行分享。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思考,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有意义起来。在数学阅读中引领学生真实感受到了数学的丰富、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产生积极的数学阅读需要。基于对数学理解的加深,逐步对数学产生兴趣,多数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显著提升。尽管这些都不是考试的内容,但这是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数学素质,也正是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真正得以走进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这些将让孩子们受益一生。
        让孩子从小事做起,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礼貌得体善良热心的孩子。在孩子心中播下习惯的种子,将会收获影响一生的品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