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彬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古城完小 530400
摘要: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早已成了我们当代社会的重要交流工具和学习工具。在农村义务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培养和提升,不仅是为了学生能够与时俱进,更是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定坚实的生存技能和学习基础。本文是笔者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展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所作出的探究和阐述,希望为广大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
前言:
随着我国近年来,社会不断发展和科学信息技术质的飞跃,开展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也成了教育部门所重点关注的教育方向和教育宗旨。如何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帮助他们迅速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方法和相关技巧,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提供有效地帮助,是每一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都重点关注和潜心钻研的课题。因此,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和科学教育,将信息技术变成学生适应终身成长的工具和伙伴。
一、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农村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想要学生全面掌握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并对其进行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教师首先要因地制宜,全面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共同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家庭生长环境等诸多因素,由于大部分学生家长加受生长环境影响,他们普遍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较少,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也不够重视,导致大部分学生在面对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学习态度消极、学习兴趣不浓厚、注意力不集中和小动作频繁的现象。针对以上现象,教师应当经常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目标,引导学生明确信息技术课程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深远影响,引起学生重视,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融入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和谐、欢乐的教学氛围,主动帮助学生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为学生树立起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对这门功课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浙江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无处不在的信息》这部分教学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A、B两组,引导学生玩“知识抢答”的游戏。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先玩一个知识抢答游戏,哪个组抢答的最多,就为获胜方,输的一方要接受获胜方提出的惩罚,下面请听题:生活中到处充满着信息,信息技术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有所体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答:“智能机器人、电脑游戏、网络上的视频、音乐、了解天气情况…”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那么信息传播的方式有什么呢?”学生抢答:“看文章、看电视、交谈、视频电话、上网…”教师:“非常棒,这些方式都是在传播信息。它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便捷,是我们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和伙伴。”然后,教师为大家揭晓获胜方,让输的一方接受惩罚。这样不仅可以通过趣味性抢答和惩罚游戏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还可以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巩固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农村学校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仅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当趁热打铁有效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整体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技巧和方法,提升他们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例如,在教学浙江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信息处理的好助手》这部分教学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自制的教学PPT为学生演示电脑的主要功能:1.存放资料,引导学生明确电脑是存储设备,可以存放大量的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就拿一张普通的光盘来说,它可以存放3亿多个汉字,但视频文件相对于文字来说会占用更多的空间。引导学生明确电脑的存储容量与其所存储的内容是文字还是视频有着直接的关系。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电脑的主要功能2.画漂亮的图,并通过教学PPT为学生演示如何通过电脑画图,并随意改变图中的颜色、形状等,以此来激发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接着,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电脑其他的功能,如:功能3.听音乐、看电影或动画片;4.上网课、看新闻、收发电子邮件;5.电脑可以制作相关的电脑课件;6.电脑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中、英文或其他国家语言单词和句子的转换和翻译;7.制作数字电影,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大家熟悉的动画人物,引导学生明确这些都是通过电脑设计完成的。通过一系列详细地讲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知识点,令学生全面掌握电脑对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极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作用。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电脑操作,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开机,打开画图工具、利用鼠标、键盘进行自主绘画创作,关机,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电脑功能的理解和运用。
三、为学生创造电脑操作的机会和环境
任何的知识学习,都离不开学习和实践这两大部分。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详细讲解完相关的教学内容后,还应当为学生积极创造电脑实际操作的机会和环境,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中运用方法、技能和技巧,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效实现学习和实践相统一的教学目标,迅速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剩余时间,引导学生就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创新,运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和活络的思维进行自我创作。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自己的班级设计电子版的宣传海报,将自己对班集体的热爱之情融入创作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之前所学的如何在网络上进行图片下载、搜索、关键词、文字等查找,以及如何进行图片、视频、文字等组合和再创作的技能集中起来进行自由创作,并在创作完成后将学生的作品发布到班级群里引导大家进行共同评选、共同学习和共同借鉴,这样不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且无处不在,只有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将它变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和自由发挥。
总结:
综上所述,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通过全面与学生进行了解和沟通,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和科学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好信息技术,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以及掌握这门技术会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怎样的便捷,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郑旺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探讨[J].学周刊,2020,(2):45.
[2]冯现启,陈菊,李亚楠, 等.信息技术与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外交流,2020,27(3):241.